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第23章 北镇抚司

  顺江集是个小集,位处关口,往里走便是漭漭群山,往东走得有个百八十里地才到璧山县城,仅有的一条官道修葺得不算很平整,勉强可过马车。

   是以顺江集虽然有着方圆数十里的辖区,却是璧山县最没存在感的地方。

   也仅有一位里正。

   顺江集的里正管辖数十里,俨然县大令。

   但真相却很残酷。

   除了顺江集,里正还能管辖的便是六十里外漭漭群山里的扇面村,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地方。

   里正黄岐很烦躁。

   辖区内出现了具尸首,虽然被水泡变了形,但秋冬水温低,尸首保存的还算完好。

   所以认了出来。

   又找来赌坊里的老赌棍确认,真是六十里外山沟深处扇面村的二混子。

   扇面村前些日子淹死了个傻儿子。

   今儿个又死了个二混子,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可二混子是被刀砍死的,半边脖子被砍断,虽然经过水泡冲刷,但依然能看出致命伤。

   这便让人烦躁了。

   大凉立国三百余年,也有过内乱外患饿殍遍野的黑暗岁月,但自仁宗的永徽复兴,顺宗的嘉定、符祥之治,再接当今女帝的永安盛世,今时大凉国泰民安,鲜有凶案。

   如今扇面村发生凶案,少不得要走一遭深山。

   黄岐真正烦躁的不是二混子的凶案。

   而是两骑缇骑。

   两个连县大令都要奉承着的亲自送到顺江集来的人,更何况自己一个区区里正,虽然算是乡绅,但在他们眼里简直和贱民一般无二。

   身穿飞鱼服,腰配绣春刀,确实可以无视诸县任何官吏。

   南北镇抚司!

   十一年前,女帝登基,改国号永安,其后户部拨钱,女帝直辖一手组建起来的南北镇抚司,是独立于三省六部游走在大凉律法之外的机构。

   也是女帝伸向民间的直接触手。

   此刻这两人便站在自己身边,看着拖上岸的二混子尸首。

   不远处站了几个乡勇。

   一人三十四五的年龄,是个总旗,叫朱七。

   国字脸饱经风霜,呈出一股褐红色,浓眉大眼,看似有些粗犷,实则心细如发,浑身透出干练冷厉,显然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正蹲在尸体前仔细看伤口。

   时不时的将尸首脑袋往脖子上按。

   也不知道他在看什么。

   另一人则要年轻许多,二十三四的年龄,面白无须,柳叶眉有几分女子秀气,长相颇有些俊美,肤色并不算很好,但是那气质一看就是高门深户里过着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

   公子哥儿姓赵。

   国姓。

   至于叫什么,黄芪不敢问,只知道是位小旗。

   朱七起身,围绕着尸体踱了几步,沉吟半响才道:“死于刀伤,创口平滑,上下创口之间有不小的间隙,不像是一般的刀,倒有些像切菜剁肉的菜刀,根据血肉翻卷和骨骼上的损伤程度来看,应该是一刀致命,行凶者有些力气,但又不是很大,介于成人和少年之间,但也可能是瘦弱的成人。”

   赵姓小旗笑了笑,语气里有些遗憾,“不是雷劈死的啊。”

   朱七摇头。

   赵姓小旗有些意兴阑珊,“那没咱们北镇抚司什么事了。”

   黄岐适时插了句嘴,“是啊是啊,扇面村一个二混子而已,怎么可能和贵司责事有牵连,两位且在寒舍休憩,卑职这便去扇面村查明真相。”

   朱七倏然转头,盯着黄岐,目光如到剜。

   “你是说,这个死人是扇面村的?”又追问,“就是那个有人被雷劈死的扇面村?”

   赵姓小旗眸子一亮,嘴角浮起意味深长的笑意,饶有兴趣的看向黄岐,从怀中掏出一本线装书,豁然是《大凉搜神录》。

   “永安元年,被雷劈死的那个李长顺所在的扇面村?”

   黄岐咽了口口水,不知道这两位北镇抚司的大人物为何对扇面村反应这么强烈,镇定心神点了点头,“是那个扇面村,以前叫小坝村来着,后来有个李夫子去里面设塾授书,改了名字叫扇面村。”

   不知道为什么,看见这赵姓小旗笑眯眯的样子,心里深处就有种冲动,很想一脚照他脸上呼去,这人的笑容太讨打了。

   但也只敢想想而已。

   朱七和赵姓小旗对视一眼。

   都笑了。

   此行来璧山县,本就为扇面村而来,倒也是巧了,竟然发生了凶案。

   朱七眯缝起眼,望着薄雾散去后半遮面的漭漭群山,按住腰间绣春刀,浑身散发出一股阴冷,“黄里正,这一趟山路你不用走了,我二人会亲自前去。”

   黄岐啊了一声。

   赵姓小旗笑眯眯的,却是绵里藏刀的笑意,“听说扇面村被雷劈死过不少人?”

   黄岐想了下,“以前有,也不是很多,近来很少了。”

   每年都在死人倒是真的,不过大多是落水坠崖又或者是打猎时死在大虫黑瞎子的嘴里掌下,前些日子的黄家傻儿子也是淹死。

   赵姓小旗笑意深长的哦了一声,“是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