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秦国做武王

第三十二章 秦国守护人

我在秦国做武王 陈四奇迹 2056 2024-05-30 14:42

  “臣自知,大王必定因此归罪于臣,臣此番来咸阳,做好了认罪的准备。”

   樗里疾还是匍匐在地。

   秦王沉思了半响,又来回走了两步。

   如今,咸阳群臣俱已收其忠心,国务府壮大,取缔九卿,权势归于王,是时候该让樗里疾明白,谁才是秦国真正的主人。

   甘茂临死之际,一番言语,对嬴荡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也正是从这时候起,嬴荡从医生彻底转变为、一个拥有生杀大权的王。

   樗里疾忠心的是秦,疼爱的是季君,和他嬴荡,还真没多少关系,他这个秦国的守护人,眼下,成了秦王收归大权的、唯一一颗拦路石。

   先是见过了洛阳的血与火,懂得了大争之世的残酷,纵然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也要面临选择和这种残忍。

   见过了咸阳的权利争斗,知道了公孙乾、老奉常这些人的深谋远虑,清楚了甘茂一心为己的弑君之心,经过了一场屠杀清洗,纵然你算无遗策,到头来,却发现没有刀剑好用。

   秦王寝宫中,悬挂着一张诸国地图。

   这图,传承久远,来自春秋。

   上有大周,还有诸多春秋小国,图上每灭一国,便在上面画上一笔,如此,已经不知道画了有多少道了,像是诉说着残酷。

   秦王正盯着他,背对着樗里疾。

   “呵,若是他人做了这决定,寡人绝无多心,但偏偏是叔父你则不行,你严君是何人,是我大秦的守护人,而非是寡人的臣子,对于叔父来说,谁是这秦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国的安定和强大。

   季君造反,围攻咸阳,你不思救王,你却以巴蜀安定为由,不让巴蜀来援助,因为对守护人来说,纵然季君为王,那又能如何,秦国还不是嬴姓秦氏的。

   叛乱过后,巴蜀也还是会归于秦国,洛阳无险,秦国也再无寡人这个帝辛,况且世人皆知,叔父疼爱季君,寡人想知道,叔父选择让巴蜀大军不来支援,可有此心?”

   秦王语气不急不缓,里面却蕴含着莫大的威严。

   樗里疾一颗白头,紧贴着地面,谁也看不清他的神情。

   他怕死吗,当然怕,但这个时候不怕。

   他怕秦王吗,也怕,不过更是的,是作为一个忠臣的愧疚,季君之乱,他自知难辞其咎,以为季君必赢,又做了这样的选择。

   “叔父不说,寡人也明白,甘茂临死之际,告于寡人,若想要独断乾坤,那第一个拦路石,必会是你樗里疾,可若是寡人昏庸,那能救秦国者,也非樗里疾,不知这话说的对,还是不对?”

   樗里疾抬起头来,面上已然是老泪纵横。

   在嬴荡的印象中,这个老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表现,不管是天大的事情,他都能从容应对,做得游刃有余。

   “知臣者,甘茂也,大王乃雄主,那臣就非守护人,而是那拦路石,臣斗胆问大王,不为国事,只为私心,甘茂真是坠城而亡?”

   当年甘茂入秦,第一个赏识他的,便是樗里疾,两人虽有不合处,甚至互相掣肘,但也掩盖不了互相间的欣赏。

   为高位者,必是孤独,知己难觅。

   “季君之乱,本该缓上一缓,是甘茂一力为之,让季君不得不反,甘茂乃自坠而亡。”

   樗里疾神情惊异,虽是短短的一句话,但他还是能够想个大概。

   “谢大王解惑,先王兄弟不少,却偏偏选了臣做这大秦的守护人,臣亦是左右为难,虽疼爱季君,有私心不假,但害王乱秦之心。

   先王薨时,大王年仅十七,季君不过十五,正是主少国疑之际,先王喊臣于身前,让臣做好秦国的剑,辅佐大王,并赐予臣蓝田虎符。

   既然是剑,那就有双刃,能伤人,更能伤己,洛阳一战后,大王已展现出了雄主风采,臣该全心全意辅佐大王。

   如此利器,左右朝堂,以臣之德行,御使不了这剑,终究被这剑砍到了自己,臣恳请大王降罪。”

   樗里疾这番言语,倒也不虚。

   秦惠文王才活了四十五岁,在众多秦王中,算是早逝的了,嬴荡年少,没有办法,就将维护秦国安定的剑,交给了樗里疾。

   听到这里,秦王终于松下了那一口气,一把扶起樗里疾。

   樗里疾一双饱含沧桑的眼睛,也一样望着秦王。

   “大王英武神勇,假以时日,必定能够一统天下,臣之老矣,愿辞去右相之位,让于贤能。”

   樗里疾想走,可嬴荡暂时还不想让他走。

   此次,他能凭借一人之力,做到安抚关中各部,招揽军队,抵抗终黎华,也只有他才能有此威望,所以还得再留一阵子,等到治吏台彻底妥当,才能放了他走。

   “丞相可知,我秦国从此以后,便只有一位丞相?”

   秦王没有回答,而是话语一转。

   樗里疾疑惑,摇头。

   自从他一进来,秦王便是称之为叔父,如此改口,他这才知道,秦王称他为丞相。

   “那叔父可知,秦有多少国务大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