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秦国做武王

第八十九章 公孙喜瞒天过海 都督将计就计

我在秦国做武王 陈四奇迹 2089 2024-05-30 14:42

  安邑城外,足有十六万秦军围困,平阳城中,也有将近四万秦军镇守,从魏冉发兵阴晋之日算起,秦魏交战,已有两月之余。

   秦军可谓之进展神速。

   这几日里,秦王的大纛,就一直悬挂在安邑城外,让城中的所有人,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秦王是亲自来攻城了。

   呜呜呜!

   号角嘶鸣。

   在这一刻里,秦军终于对安邑发起了进攻,十六万锐士,分作四个方向,漫天的箭矢烟火,都在安邑城上绽放。

   秦军一来,就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足以显示他们破城的决心,今日从上午到晚间,一直让城中的所有人,都悬着心。

   白天进攻,晚上休战。

   第二日一早,赵砮就去见了安邑公子。

   “公子,此番秦军攻城,在城外并未看到白起的大纛,据我猜测,白起应该是被派往了平阳,秦军还远远没有破城之势!”

   赵砮又为魏理精心谋划道。

   不仅是安邑守将翟犨,就是城门守将关门巳、樊业、虞士、魏且这些人,也俱是懂得兵法,他们都共同认为,城外秦军,也就是在二十万上下,甚至绝对不超过二十万,这安邑城是固若金汤,一定不会被秦人所破。

   赵砮说是这样说了,可这战鼓天天就在耳边响动,这位安邑公子,或多或少有些担忧的。

   “可那秦王,曾亲征楚国,独战洛阳,是懂兵之人,更是难得的猛将,也不可不防啊!”

   在大殿中踱来踱去,魏理还是说出了他的担忧。

   对此,赵砮只有一笑。

   “公子有所不知,亲征楚国,乃白起之谋,蒙鹜之勇,并非秦王之功,秦王只是坐拥中军,统筹全军罢了。

   至于督战洛邑,那就更非秦王之功了,乃是洛阳都督冯章之功,老夫曾为秦人,岂能不知秦王如何,秦王此人,虽有谋略不假,但说到领军,还是大大不足也!”

   赵砮这话一说出来,就是他自己也难相信,其他的战事他不知道,但对洛阳之战,他可是清楚得很,战地医宫、洛阳战卒、屯兵之举,可都是在秦王手中立下的,但此刻为了宽慰魏理,他也顾不上真假了。

   果不其然,被赵砮这样一说,魏理忽然觉得宽心了许多。

   他纯粹就是因为自己没注意,自己没把握、又缺少勇气的担心罢了,若是真有人劝他去投降,在这个时候,他多半也不会答应的。

   “明白了,秦军策略之重,一直就是安邑和平阳,白起如此重要之人,秦王定是不能教他闲着,只有平阳的局势很难,才会将他派往那里。”

   赵砮点了点头,露出了笑意,这次是会心一笑。

   “公子说的很对,老夫算着时日,我魏国的援军,也应该差不多到平阳了,派遣白起去镇守平阳,则是因他人,难以挡住公孙喜将军的锋芒也。

   现在看起来,秦人的确是声威浩荡,但此战至今,我大魏主力,还并未受损,所以只要公孙喜将军破平阳,就可长驱直入,支援安邑。

   到那时候,秦王必定是兵败如山倒,老夫还请公子铭记,当能看到公孙喜将军的大纛时,就是我军出城之日!”

   这一番言语,赵砮说的是信誓旦旦,似乎大魏国的胜利,就在眼前。

   当然,他主战派,是深信不疑的。

   “好,好,那就烦请先生再上城一趟,代吾督战四军!”

   魏理点了点头,似乎有些疲惫。

   赵砮领命而去。

   既然秦王想要他的命,那他也想要秦王的命。

   与安邑的热火朝天不同,在平阳城,这战事就简单多了。

   眼下,秦魏两军,还在对峙。

   魏国十万大军,驻扎于城池之外的高地上,漫山遍野,尽是旌旗。

   若是从城中看去,四周全是魏军之营寨,不得不说,这位公孙喜将军果然老道,布阵严密,营寨森然,进可攻,退可守,白起就是想要来个夜袭什么的,也是来不成了,显然这位公孙将军,很了解他的战术。

   如白起所料,此次魏国,共征集大军十二万,可惜先锋两万,受到伏击,在白起手中折了不少,现在就剩下这十万余人了,虽有失利,但这位魏国将军,还是发挥一向稳扎稳打的作风,不见有丝毫着急。

   如今,魏国援军驻扎平阳,足有三日。

   在这三日之中,从未见有过攻城之举,他们就只是在城外安营寨扎。

   这起初,白起还以为是将军老道,在防备他们的偷袭,可连续三日,就只是安营扎寨,不见攻城,这让白起开始觉得有些异常,因为这个时候,魏军应该着急才对。

   对于战争的动态,他一直都是很敏锐。

   “都督,派遣出去的斥候都回来,魏军营寨,连绵十里之长,有高有低,守备森严,不像是进攻,倒像是防守,而且他们尽占各处水源,这分明是做好长久之战的准备。可这魏将公孙喜前来,不是为了解安邑之围吗,难道对他来说,安邑并不重要?”

   进来的人是轩辕将军乌获,他两次发问,正是将白起所有的疑惑,都问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