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

第211章 秦楚战争

  天亮后。

   “白仲逃出去了。”

   屈裕得到最新的消息,马上找来项燕和屈裕二人。

   项燕和白仲交过手,对白仲的能力最深,皱眉道:“白仲只有五百人,却杀了我们数千士兵,还能带着两百多人逃出去!”

   这个可怕的实力,让他们都感受到威胁。

   “大王那边,怎么办?”

   昭韶担忧地问。

   他们这样做,完全是违抗楚王负刍的命令,破坏了讲和,要是大王追究起来,这件事还不容易解决。

   屈裕说道:“大王还能把我们捉起来不成?”

   “大王不会对我们做什么。”

   他们贵族,掌握着楚国大部分资源,楚王都要忌惮三分,此事只会不了了之,项燕继续道:“我这就下令,先集合兵力准备对秦作战,之前丢失的淮阳,我要亲手再打回来。”

   这一次如果能再对上白仲,他在想不会再轻敌。

   “我看两位都忘了,现在淮阳的郡守是昌平君熊启。”

   屈裕说道:“昌平君是大王的兄长,身上流的也是我们楚人的血脉。”

   项燕赞同地说道:“屈兄言之有理,我等会就写一封信,让人送去陈城给昌平君,打仗方面我来负责,大王和景氏那边,麻烦两位周旋。”

   他们点头表示没问题,三家都绑在一起,只能一直合作到底。

   至于他们违反命令,私下要杀白仲一事,不再重要了,若是他们三家同时不管楚国,负刍单靠景氏,还撑不起整个国家。

   楚王的权力,就是被他们贵族架空的。

   这个时候,负刍已经知道刺杀白仲的事情。

   他还知道不仅项、屈、昭三家联手,还知道楚国的军民,无不拍手叫好,除了景氏,其他配合的人还不少,可见楚国对秦国有多痛恨。

   现在的负刍,心里很不爽。

   他才是楚王,但对于求和这件事,一点决定权都没有,哪怕是得知项燕等人要刺杀白仲,也毫无办法阻止,可以肯定的是,秦楚一定会因此打起来。

   “项燕等人,太目中无人。”

   景骐是景氏的人,同时也是负刍身边的重要大臣。

   割地求和,换取和平,是他们景氏一手促成的,现在被其他三家打脸,这口气他也咽不下去。

   另外一个大臣任倪无奈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接下来唯有打仗,请大王下令,尽快集合兵马,抵御秦军。”

   负刍慢慢把怒气平息下来。

   到了这个地步,就算不想打,也得打。

   “传寡人命令,此战让上柱国负责。”

   楚国内部,有能力和秦国对战的,就只有上柱国项燕。

   项燕也是算准了,楚王会让他出战,所以在得到王诏之前,也敢提前集合兵马。

   ——

   灭魏的大军,没有马上撤退。

   得知楚国要割地求和,嬴政先把王贲召回,让大军继续留在大梁城外面待命,然后召见群臣商议,应该如何灭楚,首先问的人是上将军王翦,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打仗出了名的稳,又分析过楚国的情况,直接说灭楚,非六十万人不可。

   嬴政没有同意,只是说上将军老了,胆子不如以前的大,随后目光落在他最近挺欣赏的李信身上。

   李信是白仲之后,嬴政比较欣赏的年轻将领之一,今天也能进宫议事,当然这批年轻将领,还包括蒙恬、庚武等人。

   他们都是白仲带出来的。

   现在白仲出使楚国,他没办法询问白仲的意见,也不再问蒙武等人,而是直接问李信。

   白仲的部将当中,李信拿的战功最多,年纪也是最大,比蒙恬、王离他们要年长,领军作战方面的经验,相应的也要好很多。

   当年在桓齮部下,李信的光芒,要比王离的还盛。

   嬴政还想培养一个,除了白仲之外的年轻将领。

   李信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王翦年事已高,功劳也很高,应该回去休息,不宜再领兵。

   嬴政就问李信,灭楚需要多少人?

   “二十万!”

   李信第一次被嬴政重视,委以重任,自然想表现一下。

   他心里也分析过,想过各种灭楚的计划,认为二十万人,足够打到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立下这个大功,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此时的李信,可以说意气风发,觉得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

   “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领灭魏的二十万人,南下灭楚。”

   最终嬴政决定了,让李信出战。

   “唯!”

   李信和蒙恬齐声应道。

   王翦也理解大王的意思,觉得自己的功劳,高得不能再高,继续往上就是功高震主,自觉地请辞,回家颐养天年。

   蒙武和王翦的想法一样,认为二十万人太少了,楚国和三晋情况不同,但是上将军王翦都被否决了,他也不好再提出什么,只希望蒙恬在此战过程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安回来即可。

   这个时候,李信和蒙恬,提前来到大梁城外。

   万事俱备,只等大王的命令,以及白仲在南方的消息传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