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少帝成长计划

第331章 五德终始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2135 2024-05-30 14:42

  给官僚涨工资,也算是刘弘很早就想做的事了。

   没办法——作为封建时期的特权阶级,汉官的俸禄,实在是低的吓人。

   就拿中二千石级别的九卿来说,放到后世,怎么也算是国家重要部门的一把手了。

   但中二千石,年俸禄不过粟米二千一百六十石;折钱不过十五万!

   ——要知道历史上的文帝时期,刘恒想在修个宫里修个凉亭,都需要百金!

   九卿一年的俸禄,却不到一座凉亭造价的十分之一?

   这何止是底薪,简直就是白干!

   同样是在历史上的文帝一朝,赀官出身的廷尉张释之,甚至发出过‘久宦减仲产’的感叹。

   什么意思?

   ——张释之当官当的久了,他哥的财产都减少了大半!

   也就是说,在长安当官期间,张释之非但没赚到钱,反而花出去好大一笔钱!

   这笔钱,甚至大到了让富甲一方的亲哥哥‘产业缩水’的地步!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推行‘廉政建设’,几乎和在西元前造出火炮一样扯淡。

   ——张释之是家底雄厚,‘亏得起’;那出身贫寒,‘亏不起’的官员该怎么办?

   除了贪,恐怕也只剩下辞官而去的选项了。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帝王,刘弘自然不可能对这种情况坐视不管。

   而‘以麦面替粟米’发放俸禄,就是刘弘想到的办法中,最好得官员福利。

   就拿九卿来说,俸禄是二千一百六十石,现在重量不变,但粟米却被换成了麦面。

   这样一来,九卿的俸禄,就从价值十五万钱的粟米,变成了价值四十万钱以上的麦面!

   工资直接翻倍,再怎么说,也算是超高福利了。

   要是这样,以后还有官员手脚不干净,刘弘也不用在留情面了。

   ——朕都给你发双倍工资了,你还想干嘛?

   除此之外,以更优良的粮食作为官员俸禄,也能很好地体现‘中央体虚官僚’的心意。

   毕竟比起粟米粥,面食显然更具营养,口感也更好。

   最重要的是:这么做并不会让朝堂的支出增加,反倒能吃下好大一部分粮食过剩!

   给官员加了薪,还能让刘弘收获不菲的名望,同时又能收买官僚阶级。

   总的来说,这么做的结果,几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刘弘也有把握笃定:张苍和朝中公卿大臣的商议,必然会在欢天喜地中,得出‘叩首谢恩’的结果。

   结束和张苍的谈论,刘弘地注意力,就不由自主的转向了张苍身旁,一直眉头微皱着的吴公。

   对于吴公这个廷尉卿,刘弘不能说十分满意,也只能说是完全放心。

   在成为汉室‘最高法院院长’之后,吴公几乎是完美的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

   ‘治刑名学’‘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的经历,显然将吴公的专业技能达到了优秀线以上。

   而在河南为郡守的地方履政经历,又让吴公具备了水准线以上的政治手腕。

   在过去这动荡的一年当中,刘弘没有哪怕片刻,将注意力放在吴公领头的廷尉衙门上。

   而这,就已经足够证明吴公的能力了!

   ——廷尉这种司法部门,就和后世足球赛的守门员一样:没有存在感,就是最大的存在感。

   只有出了问题,而且是重大问题的时候,廷尉才会吸引各方,尤其是皇帝的注意力。

   如历史上的文帝廷尉张释之,为廷尉十数年,可谓是默默无闻。

   但这丝毫不影响史书上留下‘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超高评价。

   反观景帝时期的张欧,同为廷尉,同样名垂青史,留下的却是‘张廷尉治刑名学,不忍苛政,颇得仁厚长者之风’的记载。

   汉廷尉被评价为‘敦厚长者’,是个什么概念?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纪检委最高长官,被评价为‘能和大多数同事成为好朋友’。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史诗级的喷子司马迁,都对张欧无语到了‘骂都得拐弯抹角’的地步!

   总的来说,对于‘毫无存在感’的廷尉卿吴公,刘弘还是感到十分舒心的。

   自然而然,当这样一个过去一直都让自己很省心,除常朝之外基本见不到的官员,跟随张苍一起前来陛见的时候,刘弘不可避免的感到了疑惑。

   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暗地里摇了摇头,刘弘也是不自觉的正了正身。

   “不知廷尉此来,可是有要事?”

   语气中虽然是询问,但刘弘的目光中,却满是了然和笃定。

   ——汉廷尉,只有在面临自己都无法解决的事情时,才会找皇帝请示!

   而对于有权拍板一切刑事案件,乃至于谋逆、大不敬等案件的廷尉而言,‘不能解决’的事,往往都小不了。

   就拿历史上的文帝廷尉张释之来说:张释之整个廷尉生涯,唯一一次向刘恒请示的内容,就是黄龙改元案件的嫌疑人:新垣平,应该怎么处置!

   想到这里,刘弘地心底就稍一沉,将目光锁定在了吴公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