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少帝成长计划

第305章 君相两争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2087 2024-05-30 14:42

  当刘弘在长安城内饶了好大一圈,方来到温室殿时,公卿百官自是早已等候。

   在朝臣百官的拜喏声中,刘弘走上御阶,在御榻之上安坐下来,元朔朝,也就正式开始了。

   “诸公卿有奏,自可明言,朕当兼听百官之言,共定国之大策。”

   虽说相较于大朝仪,元朔朝氛围更轻松一些,但毕竟是朝议,终归不可避免的要沾染上一些政治色彩。

   ——撇开今日是元朔日不说,即便是常日里的朔望朝,也总得讨论一些政治内容。

   刘弘话音刚落,丞相审食其便顺势出班,对御阶之上稍一拜。

   “丞相臣食其昧死百拜,以奏陛下:自悼惠王诸子之乱息,天下民心向安;陛下又拟三十取一之税、三口一算之赋,仁以养民,泽及山川鸟兽,诚三皇五帝,纵不能及也。”

   毫不违和的端上一串彩虹屁,审食其话头一转:“陛下以天子之身临天下元元,代天牧民,臣等食汉禄,亦当唯陛下圣命是从。”

   “然今三公缺其一,九卿缺其二,臣等纵有心助陛下厘清吏治,亦心有未遂···”

   “故臣昧死,恳请陛下:遴德行端正之良士,以充三公、九卿之缺,使诸属有主官掌事,吏有命可奉,诸司属衙之政畅行,而于国无弊。”

   “臣昧死百拜,顿首顿首···”

   随着审食其深深一拜,殿内众臣稍一思虑,便也齐齐出班:“臣等以为,丞相所言甚善,恳请陛下遴德行端正之良士,以充有司之缺。”

   见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刘弘饶有兴致的望向审食其,心中颇有些好笑起来。

   “朕的这位丞相,还真是异想天开的紧。”

   审食其的疏奏,乍一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三公九卿有空缺,对于中央行政有弊端,确实应该商讨人选。

   但光听听附议的群臣,和审食其话语中的区别,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

   ——朝臣附议,说的是‘充有司之缺’,审食其说的,却是‘充三公、九卿之缺’。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附议的朝臣不直接重复审食其的奏疏,而是将‘三公九卿’,替换为‘有司属衙’呢?

   答案不言而喻——如今审食其为相,张苍任御史大夫,三公唯一的一处空缺,正是太尉!

   审食其话里的意思,是劝刘弘重设太尉,以掌天下兵权!

   “这么愚钝的政治嗅觉,真不知道是怎么活过汉初,那风云突变的时代的···”

   ——就连朝臣百官,都知道在附议的同时,巧妙地对‘三公有缺’这件事闭口不谈!

   审食其却仿佛对此毫无知晓,可真的是···

   “张苍为相之事,还是得提早准备了啊···”

   暗自为审食其的政治生涯画上句号,刘弘便做出一副沉思的神态。

   过了好一会儿,刘弘才有些迟疑道:“这太尉之缺···”

   “实无合适之人选啊?”

   只轻轻一语,朝臣百官就不约而同的将头低的更深了些。

   ——没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太尉?

   要知道今日,可是元朔朝!

   此时殿内,可就站着百十来号开国元勋!

   撇开其中的纨绔子弟,以及年幼的二代、三代不论,光是初代元勋功侯,就不下十指之数!

   这十几号人,是完全有资格出任太尉,位列三公的!

   但从百官讳莫如深的面色,就不难看出此事的本质——太尉一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还得上面那位说了算···

   刘弘说有,那即便没有,百官也得想办法,找出这么一个‘合适’的人才。

   可刘弘说没有,那即便全天下的人都有资格出任太尉,百官也得想办法,让所有的人都出于某种原因,而‘不适合’出任太尉。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不外如是。

   即便不考虑这层政治层面的考量,光是此时的状况,就足以让百官将所有的意见收回肚子里,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地板之上,细细观察起木板的纹路。

   ——当今罢设太尉的风声,早在周勃死后,就已经为整个朝堂所熟知了!

   在灌婴班师回朝,却并没有升任太尉,而是‘升职’为皇帝太傅之后,此事更是从‘传闻’,变成了汉室君臣间不成文的默契——不要再提太尉二字!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丞相的审食其却依旧开口,提议刘弘‘选人担任三公、九卿空缺的之位’,其意图不言而喻。

   如果百官过去几十年的官僚生涯,没活到狗肚子里去的话,此时的朝堂之上,正在上演一桩历代封建王朝,都无法避免的场景。

   ——君相争权!

   虽然没有经历过后世那些权臣当道的年代,但对于汉室朝臣而言,帝王和丞相之间的明争暗斗,却也不是什么陌生的事。

   战国之时,秦有相国吕不韦擅权,楚有屈、景、昭三家掌政。

   即便是在汉室,也曾有类似的事发生:高皇帝一朝,有丞相萧何自污;孝惠一朝,身为丞相的曹参,也有‘御剑收藏家’的斜杠身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