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少帝成长计划

第227章 南越武帝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2066 2024-05-30 14:42

  随着时间的推移,代军大胜天子所率之中央大军、天子下落不明的消息从函谷关传出,抵达了关东各地。

   荥阳、睢阳一线的驻将,如申屠嘉、灌婴等人,自是早就收到了长安发来的急报,对此没做出太大的反应;反倒是驻扎于丰沛一线的周灶大军,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骚动。

   申屠嘉岁所驻守的荥阳-敖仓一线,后续赶来‘参战’的彻侯勋贵集团也是隐隐不安起来;若非申屠嘉手中的天子节,荥阳很有可能已被某位功勋卓着的勋贵所掌控。

   后方和前方两道防线不稳,让灌婴窃喜起来,从而将南、北方向的探查工作忽略。

   便是在这种微妙的时刻,驻扎于淮阳郡、楚国境内的楚军,悄然踏上了梁国的领土。

   及至于梁国北,一只原本应该赶赴燕、代、赵交界处的精锐部队,也悄然经由赵国南下,抵达赵国与梁国的交界之处。

   当消息传至汉室南方之时,越地霸主,南越王赵佗,正在王宫之内,观赏着眼前新打造的辇车。

   这辆辇车,由百年陈木以作车厢,黄缯以作车盖,车衡的左边,还有一根作装饰之用的犁牛尾。

   黄屋左纛。

   封建时代,帝王的专属特权。

   在如今汉室,帝王,即天子的特权,除黄屋左纛之外,也仅有十二琉冠冕,以及那块由和氏璧篆刻而成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普天之下仅一只,赵佗自是弄不到。

   但黄屋左纛和十二琉冠冕么···

   “陛下,长安探作来报:小儿御驾亲征于萧关之外,大败于代王之手,今不知下落!”

   闻言,赵佗猛然一拍手:“彩!”

   “速召丞相至宫内议事!”

   兴奋之余,赵佗不忘目带贪婪的扫一眼自己的‘御驾’,并交代寺人,将辇车好生安置,严加看管。

   回到王宫之内,赵佗不由陷入对往事的回忆当中。

   自接替死去的上官任嚣,成为南海郡尉之后,百越之地,已逐渐归于赵佗的掌控之中。

   桀骜不驯的本地部族,也在赵佗大开后-宫,与各部头人成为姻亲之后,逐渐变得顺服。

   而丞相吕嘉,便是赵佗在收服本地部族期间,发现的一块璞玉。

   “相国臣嘉,谨拜陛下。”

   思虑间,赵佗就闻殿内传来一道朝气蓬勃,又字正腔圆的秦腔。

   若说如今南越朝堂之上,有何人对中原文化的接受度最高,那无疑便是丞相吕嘉。

   这位出身越地,二十岁之前只字不识,完全没有读过书的‘野人丞相’,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成长为了赵佗镇压百越之地,自立为南越王的手足臂膀。

   对于南越的未来,这位丞相,也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越地多湿气沼池,民桀骜不驯,未经开化;若欲为王霸之业,首当其冲者,当效法中原,以开民智。

   除闻吕嘉这个看法之后,赵佗可谓是惊为天人;对于越人‘野蛮粗鄙’‘刀耕火种’的固有印象,也是因吕嘉一人而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帮自诩为勾践后代的越人,绝对不是华夏通俗意义上的‘野蛮之人’!

   “丞相且坐。”

   淡笑着请吕嘉在身旁坐下,赵佗便坐回卧榻,将中原传来的消息一并道出。

   在赵佗看来,如此良机,自己的丞相必然不会放过,也必然会帮助赵佗统合本地部族,北上中原!

   说来,南越与中原,即汉室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过去数十年内,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复杂历程。

   汉室立,赵佗称王,高祖刘邦遣使劝说赵佗,使赵佗最终接下了‘汉·南越王’印,成为了长沙王吴芮那样的汉室外藩。

   但没过几年,高皇帝驾崩,新帝未冠之年而莅临神圣,一应大权流于吕太后之手。

   从那时起,南越与汉室之间的矛盾,便愈发尖锐了起来。

   即便未曾谋面,赵佗都不得不对那个权倾天下的女子赞叹一番:若非女身,吕太后必有帝王之才!

   ——掌权之后,吕太后便正式下令:关闭高皇帝设于汉-越边界的商市,严格管控铁、铜等物品流通!

   只此一着,便让赵佗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百越之地,虽远在越王勾践之时,便已有了‘以为中原民’的记载;但由于地势原因,百越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交融,还停留在十分落后的阶段。

   读书认字,精耕细作且不说,就连刀耕火种这种在中原意味着野蛮的耕作方式,都是赵佗带给南越百姓的!

   在此之前,越人对于耕作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撒一把种子,明年来收获’的远古时期。

   赵佗又希望以此山川阻隔之地为王霸之基,有朝一日图谋北上;首当其中的,自然是金属农具的普及,以及军备的发展。

   而汉室一言不合,就切断铁、铜贸易的渠道,无疑是踩到了赵佗的痛处。

   在过去这十几年内,赵佗早就单方面宣布了脱离汉室,携整个南越独立,并不再接受长安下达的指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