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少帝成长计划

第297章 冰火碳敬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2095 2024-05-30 14:42

  相交于往年,今年长安城的冬天,似乎是更冷了些。

   随着冬至到来,长安城可谓呵气成冰;就连冬季盘踞于天空的寒鸦,都是不见踪影。

   在如此冰冷的天气之下,长安城内,却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画面。

   ——作为寻常百姓聚居的城北,因为天寒地冻而尽显萧瑟,街上根本看不见行人的踪迹。

   就连秋末冬初,方被种在田亩之上的宿麦,寻常百姓都已经顾不上出门照看了。

   反观城南的戚里、尚冠里等贵族聚集区,反倒是丝毫没有受到严寒天气的影响,依旧是一副热闹繁杂的景象。

   甚至比起温暖的秋、夏,尚冠里的繁华更甚!

   究其原因,倒也不是说有钱人就冻不着,而是冬季的到来,让一些‘聪明人’,闻到了一丝捷径的气味。

   不用说别的,光看那一个个雍容华贵,手持拜帖屹立重臣府外的身影,其背后跟着的数十辆满载不明货物的马车,就足以解释尚冠里这一反常态的繁华了。

   ——冰火碳敬。

   封建时代所独有的、无法制止,且又无从制止的官僚行贿手段。

   自官僚这个群体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以公谋私’的本能,就已经刻入了其骨髓——就像农民耕作,商人逐利一样。

   经过上千年演变之后,到了后世那个辉煌灿烂的新时代,也依旧有类似的官场小贴士:档案袋装烟,信封里装钱,茶叶盒装卡;吃饭上厕所,上门落东西···

   具体到如今的汉室,虽然没有后世这般隐秘的骚操作,也没有夏季的‘冰敬’,但冬日取暖之费——碳敬,也已经成为了官僚们聊络感情的不二良方。

   除此之外,汉室的碳敬与后世的档案袋、信封等先进手段,还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

   ——在后世违反法律的行贿行为,在汉室合法!

   在后世,受贿,往往同贪污联系在一起;而在汉室,这两者却是分得很清楚。

   受贿,是官员接受他人给予钱财、资产等利益,而贪污,是官员挖国家墙角。

   针对后者,汉室所持的态度与后世一样——罪无可恕!

   但对前者,封建时代的大多数政权,则都比较宽容。

   在原本的历史上,汉室有文帝刘恒听闻将军张武受贿,非但不惩罚,竟还反赐五百金,扬言‘以愧其心’‘以养其廉’。

   到景帝一朝,也同样有无法无天的馆陶主,凭借自己‘帝姊’的身份,大摇大摆挖少府墙角,却不受惩罚。

   汉初的开国功臣中,有萧何自污,既得了好处,又得了美名的事件;也有陈平背负着‘背信忘义’‘盗嫂受金’的污名,受封食邑五千石、官职相宰的先例。

   之后的时代中,也屡屡发生官员贪污,皇帝却百般回护,为其开脱罪名的事发生。

   说白了:在后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影响国家稳定的‘受贿’,在封建时代根本不会又多大的负面影响。

   ——百姓给官员行贿,能图什么?

   在后世,也不过是工程资格、官职调动、罪名免除等寥寥数类。

   可在封建时代,这些事都不足以成为百姓贿赂官员的动机——起码在汉室,百姓不会为了这些事花钱行贿。

   工程?

   秦倾举国之力所开凿的郑国渠,全长也就三百里,就已经支撑秦国统一天下了!

   即便有什么大工程,汉室也不可能发生‘工程外包‘的事——任务指派给官府,然后发劳役征召百姓,进行免费劳动就可以了。

   官职调动?

   在汉室就更不可能了——汉室的官员,无一不需坚实的武勋为基础,以基本的行政能力为保障。

   有这种能力的人,别说行贿了,哪怕是伸手要钱,都有的是地方官员抢着要——汉室重武轻文,尤其是汉初,更是苦于官僚欠缺的问题多时。

   但凡是个能勉强应付差事的,汉庭都能闭着眼睛纳入体制之内。

   至于通过行贿执法人员,以改变犯罪惩罚,或许在其他时代可行,但在汉室,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汉室的罪责,是可以光明正大花钱赎罪的!

   只要不是谋逆这样十恶不赦的罪名,犯人就完全没必要行贿执法官员,而是可以在自己被判‘死刑’之后,大摇大摆的交一笔钱到官府,免除惩罚。

   至于那些真的犯了弥天大罪的,那别说执法人员,就算是塞钱塞到丞相手里,都难逃一死。

   无法得到利益,百姓为何还要行贿官员?

   为了免除税赋?

   且先不提这种‘为了少给钱而多给钱’的事蠢不蠢,就算可行,税赋也不是地方官员能说了算的。

   税十五取一,赋百二十钱——在汉室,这属于‘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级别的常识。

   要想免除一户人家的税、赋,那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家人消失在户籍之上。

   既然户籍消失,那就意味着田亩也不再属于这户人。

   户籍中查无此人,那就意味着官员非但可以侵吞这家人的田地,还可以将这家人逼为自己的奴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