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辅炎汉

第124章 丞相何故发笑?

辅炎汉 南乡书生 2113 2024-05-30 14:42

  以四人兵马,如果真和金璇、韩玄、赵范、刘度内讧,不见得就能讨到好处,刘备为了保险起见,就下令四人暂时不要计较。

   真有什么事,等到眼下动乱完毕之后,在做计较。

   “喏!”四人再次点头回应。

   “如此尔等速速前去,恐晚为江东之人先!”

   江东军可不像刘备,兵力早就分散,他现在除了先前夜间,因厮杀而伤亡士卒,以及镇守后方士卒,麾下仍有万余。

   固然周瑜、程普有许些不合。

   但眼下这种时机,必然会合力一处,见曹操遁跑,江陵一时又难以攻下,百分之九十可能,会分散兵力,夺取诸地来补充损失。

   反正一时半会,江陵无法攻下,与其僵持浪费时间,不若将视线扩展,拥有在荆州立足之机。

   “主公保重,臣等告退!”四人也知事态急迫,于是也就没有继续拖延下去,急忙告辞。

   素来少言寡语的刘备,今日算是开了先例说了这么多话,四人话后也仅仅只是微微颔首,目送他们离开乌林。

   四人点将完毕之后,诸葛亮等人见曹操败退,刘备等已在江北站稳脚跟后,也就渡船横跨长江而来。

   刘备见诸葛亮正好来了,即上前道:“孔明来的正是时候,卿自按照刘君所书锦囊在此安顿,孤当起兵前往江陵,助周郎一臂之力!”

   此时诸葛亮却是一头雾水,他不明白刘备所说的刘君是何人,毕竟刘备自己都因为忙着抵御曹操,将锦囊之事忘记,也就理所当然,没有与众人提及过这件事。

   诸葛亮虽然猜测可能是刘玄,但是刘玄远在北方,怎么可能会有手书给刘备?

   刘备好似看出诸葛亮疑惑,遂将写满字的葛布交于其手道:“此刘君昔日北上之时所留锦囊妙策,言曹操兵败之时,可拆此囊助我。孤因拒曹大事故而忘之,未与诸君提及,今日方才想到!”

   诸葛亮恍然大悟,只是没想到还有锦囊留书一说,难不成刘玄真有天策地算之能?遂饶有兴致的看了看葛布上面的字。

   良久之后叹道:“忠义如刘君者,当世尚有数人,而如刘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能者,亦有留文成侯,倘若双全者,古今鲜矣!

   若非此人好用毒计,不用仁道,盖古之圣贤,何以加焉?”

   诸葛亮一番吹捧之言,刘备其实觉得太过了,除了治理瘟疫的手段,是当时之人不曾用过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可能性预测。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能比张良,简直太过吹嘘了。

   但两者全据,的确也是历史少有的。

   当然,最让刘备注意的,还是最后一句话……

   对呀!

   如果刘玄不用毒计,有足够的仁心的话,那不是第二个王莽?

   忠、孝、仁、义、礼、智、信、能,八项全能,全方面完美毫无破绽。

   然而这不是古之圣贤的标准?

   这不是意味着,刘玄是一个圣贤再生?

   那刘备又拿什么镇压刘玄呢?

   或者把眼光放长点,他的儿子能否运用得了呢?

   他麾下之人,会不会想西汉末年朝臣,为王莽上位添砖加瓦呢?

   这一切皆犹未可知!

   所幸的事!

   刘玄有缺点,那就是为人有时太过阴毒,必然不会受多数清流待见……

   诸葛亮见以往素来皆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刘备,这时面色变幻无常,开口问道:“主公有何事在心中?怎脸色如此难看?”

   “无事无事,我已答应降卒、俘虏,如若走者,与三日口粮放其归还,如若留者,授地耕种。

   至于染病将士,孔明可按照刘君所书治疫即可,孤需速速赶赴江陵,此间之事尽托卿手!”

   被诸葛亮一席话惊醒的刘备,也没有继续想下去,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解决那些隐藏的问题。

   眼下还是抗曹要紧,于是便不在多想,语重心长的对诸葛亮吩咐一番。

   “喏!”诸葛亮叉手而应,刘玄给的办法挺好的,他没必要拒绝。

   听到诸葛亮的承诺以后,刘备召集麾下将士:“二三子速速登船,前往江陵!”

   “主公有令,速速登船,前往江陵!”

   “主公有令,速速登船,前往江陵!”

   “主公有令,速速登船,前往江陵!”

   一传十,十传百,不大一会,乌林地界的刘备军再次活动起来,虽然还在熬夜,但眼见着建功立业之机只在眼前,没有任何抱怨,匆匆登船而去。

   与此同时自乌林败北的曹操军队,仓惶逃窜之下,往华容县步行而去。

   华容道,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胡三省注曰:「“华容县属南郡,从此道可至华容县也。”杜佑曰:“古华容在竟陵郡监利县。”《大清一统志》称:“华容故城,今湖北荆州府监利县西北。”」

   然此道不日之前曾下过大雨,因此本为崎岖坎坷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根本无法行走。

   又值狂风大作,曹操只得命毫无战意,亡命逃窜的士卒,背着薪草沿路铺垫,让其他士卒渡过眼前难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