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辅炎汉

第219章

辅炎汉 南乡书生 2086 2024-05-30 14:42

  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简雍与李通并没有什么好谈的,故而寥寥数语就被李通驱逐,哪怕当阳县众多官吏皆有投降之意,奈何此时李通兵锋正盛,无一人敢捋其虎须。

   且在李通虎目之下,众人想要投降之言,也在嘴边停下,不敢继续再言。

   “此大军压境,仲业以为该当如何?”

   虽然李通大胆猜测刘备只有一万人,可绕是如此,兵员也众多。

   而当阳哪怕经过加固,加上文聘支援的数千人,全县兵力合计也不过五千,想要以此拒守城池,也是力有未逮。

   且,兵不厌诈,刘备要真的爆兵,而且倾巢而出,整合近十万兵马,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故而先前只不过是在简雍面前,佯装镇定而已。

   “聘以为如今刘军大举压境,当阳城池狭小,虽有地利,然兵微将寡,距离襄阳甚远,若被刘备截断粮道,早晚必失。

   故而窃以为上策乃是弃城,退回襄阳固守,避其锋芒,以逸待劳,今天气炎热,刘军若追之则必疲惫不堪,但其埋锅造饭之时,阴兵杀出则大局可定。

   下策乃是遣人速至襄阳求援,另遣人告知丞相,请速派大军援助,也可阴通孙权,命其攻荆州各地,使刘备破而退兵。

   然襄阳距离当阳甚远,若是急行,一切顺利我等恐亦要与刘备相持半月!

   只是以我等能否守住,则犹未可知也,而关羽在临沮士卒,是否会乘机拦住援军,也犹未可知!”

   文聘对于固守城池并不看好,并非此人乃好走之辈,实在是当阳城小,不足以据。

   而且当阳地广人稀,加上囤粮并不足,仅够三月之用。

   换言之若三月之内,刘备不走则荆州大军需靠襄阳、宜城、编县等地支援。

   然而关羽大军,去岁至今年六月之前,还一直你来我往,打的有死有伤,又岂会坐视曹军支援当阳?

   且以当阳守备而言,很难抗衡刘备三个月。

   且刘备与江陵近在咫尺,果真相持下去,必然立刻征调兵马,一举踏平小小县城。

   反之当阳,若往编县、宜城求救,最快速度一来一回,也需要半个月之久,还是安全抵达的情况下。

   如若受到狙击、或者暴雨、山洪、山崩、地震等事,则更是遥遥无期。

   若是直接弃城,一路返回襄阳,刘备安顿好百姓之后,再行追赶一路收复城池,而曹军则在一旁侧候,待其因赶路精疲力竭之时,再突然杀出。

   而此时的刘军,因忽然遇敌,必然手足无措,人未着甲,马未配鞍,一阵箭雨,其必然阵形大乱,自相践踏。

   如今时值九月,正是秋老虎之时,只要刘备急于行军,必然疲惫不堪,文聘这一招回马枪可谓杀人利器。

   至于刘备行军会不会急这一点,文聘从来不曾担忧,看到当阳传檄而定,刘备麾下必定惊喜异常,认为接下来的小城皆是如此。

   更兼之,如果刘备不急于行军,待到曹操支援大军一到,一切已然悔之晚矣!

   只是此策有一种不好,那就是无法预料刘备会走那一条路,有可能埋伏之地,刘备根本不曾走过。

   故而李通对下计深以为然,对上计则并不看好,遂摇头说道:“仲业上计的确好计谋,不过此去襄阳一路多有分道,谁也不知刘备所行何道,故而上策不利于我等。

   反观下策,我等可在此城坚守半月,待到宜城、襄阳、编县援军来时,我等即刻与之杀出,届时连日攻城,刘备必然疲惫不堪,此何以防备?

   且夫诚如仲业之言,通往丞相处,请引通孙权,袭取荆南则大事可定矣!”

   李通按照常理推算,一旦刘备攻城,则势必会准备一鼓作气,狂轰猛炸。

   只要能够利用地利,坚持半个月以上,届时与援军合力夹击,早已连日攻城,疲惫不堪的刘备将士,一举可定。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汉代攻城战,绝非后世攻城战那么简单,固然《孙子兵法》所言乃春秋之时攻城战,然与之相隔数百年的汉末,其实也并未见得有多大提升。

   眼下是自公输、墨翟创造攻城器械之后,同时也发明了守城器械,而且春秋夯土城墙,眼下是夯土加砖石混合城墙,其坚固远胜胜国。

   故而孙子兵法所云,已然可用于当下,乃至于后世一直沿用。

   攻城至古皆是战场难题,凡将军领兵在外,皆不想打攻守战。

   攻城赢了,斩获依然如此,并不显耀功绩,反而守城者要是硬了,便会大吹特吹!

   如匡章首破函谷关,无人知晓。

   反而田单即墨之战,一战成名。

   不过凡攻城者,要是碰到一个只要头脑不傻之人,想要胜利代价必然不小,甚至有时得不偿失,也说不定。

   以当阳地势,以及文聘、李通二人能力而言,不出意外坚守半个月没有丝毫问题,甚至半年李通都有信心。

   但前提是,不出意外,其中包括粮草辎重方面,襄阳能够运送得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