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辅炎汉

第64章 等价交换

辅炎汉 南乡书生 2079 2024-05-30 14:42

  诸葛亮给刘备斟了一杯酒水之后,慢条斯理道:“主公恢廓大略,至仁无双,同符太庙,尝怀兴复汉室之心,澄清四海之志。

   胸有沟壑,腹有良谋,有知人善任之能,自是不可与凡俗论之!且夫世祖亦有用马贩吴汉,后位拜三公尊位,主公又何以不可?”

   “不敢!”刘备起身望着窗外,长叹一声。

   同符太庙之言,本出自马援之口,昔年马援为隗嚣使者,入京觐见光武帝,留下“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亦留下“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由于当时刘秀已然占据天下大半,马援称其同符高祖,这并非赞誉,而是认同。

   而刘备此时,不但兵少粮缺,苟于一隅,过着有今日难知明日的日子。

   虽是二人私议,但诸葛亮堂而皇之如此说他,显然是极为僭越之言,刘备只能摇头说不!

   固然在隆中之时,诸葛亮有说过王霸之业,但当时还没有如今这般狼狈,更不是今日这般,直言将其比作刘邦。

   诸葛亮也是一时感慨,刘备之言后,也发觉自己的话有些不对,于是再道:“如若刘君此次携大功归来,主公不可不赏,臣有感此子尚幼,可授其幕府职位,好亲近主公倾听教诲!

   如若无功而返,可使其为臣之近侍,由亮教其定性,日后为主公建功……”

   至于后面的,诸葛亮便没有再说,如果刘玄不能返回,一切自是不必再谈!

   毕竟如若成了死人,还谈什么赏罚?

   刘备瞥了一眼诸葛亮,心里疑窦丛生,他不知道,诸葛亮要亲自教导刘玄干什么?

   上位者思想的他,不由得会往暗处想,诸葛亮是不是想纳织党羽。

   随后又否定了,大家都过着有今日没明日的日子,党同伐异根本没什么好处。

   “先生思虑周全!”

   诸葛亮闻言叉手:“不敢,诚如刘君所言:‘夫人臣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亮虽不敏,亦知本分也!”

   “先生之才,备悉知,他日功成,皆赖卿之筹划!”诸葛亮虽入刘备军中,并不比刘玄早上多少,但两人信任程度,是天壤之差。

   刘备视诸葛亮为肱骨腹心,而刘玄则在其眼中,除却知恩、仁义之外,别无优点,甚至于有些夸夸其谈之感,不过在准确预测江东兵力之后,稍有缓解。

   诸葛亮虽以管、乐自诩,这是自信,而非自傲,而今刘备将所有功劳归功于他,他如何敢受?

   遂伏拜在坐席:“伏惟主公英睿通达,将士用命,臣驽钝之资,岂敢邀功?”

   “先生切勿……”

   刘备一番话还没说完,陈到身穿襦铠,手持卜字铁戟,入内拜道:“主公,鲁子敬前来拜见!”

   刘备嘴里咀嚼了一下:“鲁肃?”

   诸葛亮这时在一旁提醒一句:“想来必是周瑜见曹操铁锁连舟,故而有些急切,遣鲁肃前来相邀!”

   刘备听后,转头对着陈到微微颔首。

   陈到自兴平年间跟随刘备伊始,自是对着自己这位主公习惯颇为清楚,随即离开房间,大步流星而去!

   陈到走后,刘备便继续问道:“先生以为此如何行事?”

   诸葛亮眼中一抹睿智,然后侃侃而谈:“刘君此前已然说过,周瑜辈定有破敌之策,此无须我等担忧。

   不过主公可向周瑜诈言,称兵少难以御敌,江东能否借卒千余人!”

   “何意?”

   “主公麾下虽有君侯万余水军,亦可借用刘江夏麾下之兵,但终归兵少。

   唯恐周瑜算计,且先用张君(飞)与之交换,若周瑜战后有歹心,张公可先击江东军,亦可拖延江东军!”

   如今状况,曹操败走是早晚的事。

   曹操虽然败走,但并不意味着风浪就此停止,蜗角之争只在明旦。

   作为刘备心腹,倚重臣僚,有着经天纬地之才,辅国安邦之能的诸葛亮,又岂会不做足准备?

   有道是,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江东对于荆州的图谋,可非一日两日,自孙坚开始,便一直有染指荆州之念,不过因为各种因素一直没有达成罢了。

   可让刘备以张飞换士卒,刘备怎么可能同意?

   张飞自光和七(184)年,与关羽三人起兵剿灭黄巾伊始,便是出入偕同,安眠共床,恩若兄弟,刘备赴宴,二人皆侧立一旁。

   二人也不避艰险,随其辗转各地,不离不弃,出生入死,毫无怨言,已然二十有四年!

   更兼张飞有万夫不敌不敌之勇,长阪一战,仅二十余人,呵止曹操大军,为其夺得逃命之机,且通兵事,有将才,如此人才,求之不得,岂是士卒可比之?

   “先生此策甚好,只是何故用益德?不若换做他人何如?”

   “不可,张公、君侯武勇天下皆知,若非张公,及君侯,彼必是不允!”

   诸葛亮一席话,刘备这才懂了!

   他们在算计江东同时,焉不知周瑜也会算计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