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辅炎汉

第95章 暗通黄盖

辅炎汉 南乡书生 2058 2024-05-30 14:42

  次日,细作在周瑜军探子监督之下,却仍不自知的回到赤壁。

   回到赤壁之后的细作,发动曹军在赤壁驻扎的探子,进行此次策反计划!

   曹操已然心中明亮,黄盖之事真假与否并不重要,千舟百舸横断长江,只需一声令下,即刻荡平天下!

   曹军乃堂堂正正之天兵,代表的乃是王道,乃是大势所趋,无论周瑜之辈有何阴谋算计,我自一力破之!

   被鞭笞的黄盖及诸将,安于各自帐内,哀嚎不止,偶尔还能在哀嚎之中,隐隐约约听到咒骂周瑜的段子。

   不过诸将却格外小心,不曾大声喧哗,只是低声大骂,若不停住脚步细听,根本无法听清骂些什么。

   当然这并非只惧怕,再次引来周瑜对众人的处罚,而是以免引起营啸。

   古代军营有禁忌,向使乌合之众,亦会禁止军营咆哮,便是恐发生炸营之事。

   炸营又称“惊营”此炸营非爆炸之意,而是军中将士常年伴随厮杀,是故精神呈紧绷之态。

   夜眠之时稍有风吹草动,将士便以为有事发生,慌作一团,或是借势戮杀他人,或是集体集结远离战场……

   无论何种事情,在军中皆是大忌,极有可能因一人而致全军溃败,将士在互相残杀、反抗将领、逃离军营之中发生践踏事件!

   如五胡十六国中后赵石虎,与前赵刘曜两人菜鸡互啄,有一次战争,先是前赵的前军在八特坂大破后赵将领石聪,却刘曜驻扎金谷之后,当夜军中发生营啸。

   因此将士溃散,夜间互相践踏,互相残杀,借机报仇,导致死伤无数,故而刘曜不得不退守渑池。

   只是谁也想不到,夜间再次发生炸营,将士逃逸无数,最后刘曜只得退回长安。

   是故营啸也被古代军队视之不祥,即便是发生之后并未引起大动荡,也会转攻为守,期颐渡过难关。

   黄盖爬于床上低声呻吟,时帐内一小卒正坐席上,望着黄盖痛苦模样,开口道:“周公瑾新将,未得孙讨虏节制三军之令,却妄图指使全军。

   黄公不过是劝和,却引来责罚,实在有负孙黄堂重任,我主闻公受罚,乃多有不忿,欲请君入朝,以君侯待之!”

   黄盖翻腾身子,进气多出气少,翻着白眼的说道:“尔等竟敢入我军营,不怕周郎查之?”

   小卒摇头笑道:“公当世俊杰,使当知曹丞相何如?

   曹公芟夷天下,横扫寰宇,攘除奸邪,奉天子于庙堂,兴社稷于邦国,其兵法韬略无所不精,实乃世之明主。

   昔年明公以万军拒袁绍,战而破之,今奉大君之命,领兵百万,荆州诸地闻风而降,涤荡天下,还于旧都,成王霸之业只在明旦。

   蕞尔小辈,妄图携功上进,诈欺孙讨虏抵抗天军,敢问周瑜可比中国人杰耶?”

   黄盖嘴角泛着苦涩说道:“曹公命世英杰,寡民小邦,偏安一隅尚可,却是不敢夜郎自大!”

   “那黄公何不率众归降?向使阁下归降,以曹公爱才之名,门庭阀阅指日可待,何不取之?”

   黄盖虎目含泪,拱手向着南方,呐呐自语:“吾尝闻:‘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盖受孙家三代之恩,此次危难之际,焉能背主而降?”

   小卒见黄盖似有降意,奈何受恩情掣肘,一时难以落下决定,便打铁趁热道:“黄公此言谬矣,倘使黄公先降,随后前往采桑劝说孙讨虏,是时既保全忠义,也可保一方黎庶,不受兵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黄盖急忙摇摇头:“吾主必不会降曹公,阁下还是回去告知曹丞相,在下辜负其看重……”

   “孙讨虏何故如此绝决?”

   在小卒看来,孙权不过是区区两千石太守而已,如若降曹,封候拜将指日可待,有什么不好的。

   并非他不懂宁为鸡头,不为牛后道理,他不懂的,只是为什么孙权一定不降。

   如果别的时间还则罢了,可眼前这局势,曹操天兵已至,将发雷霆之军,席卷六合。

   以江东两万人,也想抵抗天兵,实在不啻于天方夜谭。

   如果此时拱手而降,名爵可升,家族可保,何乐而不为之?

   继续咬牙坚持,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要知道,龟壳再硬,也有破碎之日!

   届时莫说荣华富贵,不被夷三族已然天幸!

   “足下有所不知,当初刘备使者诸葛亮、刘玄下江东之时,曾言,丞相于邺城拱筑铜雀台,欲将先主孙伯符、周公瑾之妾,收纳房中。

   如此奇耻大辱,我主岂能受之,还请足下快走,以免被周公瑾察觉,性命堪忧,我亦受牵连!”

   小卒听后,当即哈哈大笑:“哈哈哈!”随后又道:“此诸葛亮欺江东无人耳!明公绝无此意,且铜雀台之事,更是乱言,不值一信!”

   “果无此事?”

   小卒不假思索,斩钉截铁道:“断无此事”

   “如此看来,便是刘备使者其中作祟……”黄盖趴在床上,低头沉吟良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