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这个大汉我还能扶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两刘结盟!

这个大汉我还能扶 等你等你 2071 2024-05-30 14:42

  宛城,自从张清的命令下达后,南阳地区以及汝南地区和驻守许昌的守军纷纷调动起来!

   宛城集结了四处的大军到了宣统六年春四月的时候,宛城已经集结了数万大军,加上原本驻扎在宛城的两万大军!

   如今宛城已经集结了八万大军!而樊城方向何襄城方向只有五万大军,还要分别驻守两座城池!兵力有些分散!

   其实三国当中,当年关羽北伐时不要这么捉急的话!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先把襄城围住,攻下,而后再对樊城发动进攻的话可能成功的可能性要更加的大一点!

   本身关羽的兵力便只有三万,虽然襄城和樊城两地守军不多,但是却有名将曹仁率领大军驻守想要快速攻下更本不可能的!

   而关羽进攻襄城和樊城两地便可以直接威胁到许昌的危险,这就是相当于是在提前逼曹魏和自己决战啊!

   曹魏可以从中原源源不断的派出大军来支援,而关羽则只有荆襄一地,三个郡!数万大军而已!

   许昌受到威胁,曹操当然会选择守卫许昌,毕竟许昌是自己的都城,若是都城被攻破了,那这个这个国家还有何存在的必要!

   四月底!大军集结完毕,大量的粮草也从关中和冀州运输过来!冀州经过一年的恢复今年一年赋税也收回来了不少!

   外加今年风调雨顺,冀州土地本就肥沃!所以今年是个丰收年!

   冀州一地今年的赋税便可以比上凉州两年的赋税了!

   同时还有兖州和徐州如今也还在恢复中,但是这两地如今刘协免了他们一年的赋税,所以并没有收取赋税,但是借着今年关中,凉州,并州,冀州,幽州,北疆,西域等第的赋税,便足以支持朝廷打上一场超过二十万大军的战役!

   但是如今张清的战役还是要先拿下长江以北,后拿下益州,然后大军同时向着南方压境!

   如今第一步便是要先解决长江北岸的刘表的两个儿子!

   刘琮在江陵,一个刘琦在江夏,两人隔着云梦泽而治!互相都提防着对方!

   但是如今有外敌入侵,反倒是让两人团结了起来!

   但是这其中作为主要的还是以蔡家和蒯家两个大世家为主!

   其实这两个家族也要为自己的后代延续考虑了!

   如今荆州已经不再是那个以前的荆州了!如今的荆州剩下了长江北方的三个郡了!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的强大了!

   刘琮(生卒年不详),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两城乡)人。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次子,刘琦之弟。

   刘表死后继承刘表官爵,当曹操大军南下之时,他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之下举荆州而降,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后迁谏议大夫,爵封列侯。

   刘琮是荆州牧刘表之次子,刘表初以长子刘琦之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但后来刘表次子刘琮娶蔡夫人的侄女为妻,蔡夫人因此爱刘琮而恶刘琦,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刘表宠耽后妻,每每信而受之。刘表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同样得幸于刘表,亦与刘琮相睦。

   刘表和蔡夫人打算立刘琮为继承人,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刘琦因蔡氏的中伤而失宠,最终依从诸葛亮的计策请求出镇江夏,刘琮因着兄长失宠和蔡氏的影响,很受父亲的宠爱,亦打算让他接手荆州。刘琦和刘琮兄弟之间亦因而生了仇隙。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重,刘琦从江夏回来探望父亲。蔡氏弟弟蔡瑁和蔡瑁外甥张允怕他们父子相见会感动刘表,令刘表改让刘琦接手荆州,于是将刘琦拒于门外,不让他见刘表。刘表不久逝世,刘琮在蔡瑁等人拥护之下接任荆州牧。

   同时,曹操正领兵南征荆州,面对大军压境,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游说刘琮归降曹操。

   刘琮仍想反抗,说:“今天与你们诸位据守荆州,守父亲的基业,观望天下转变,不可以吗?”

   但傅巽说:“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

   我们以臣下抵抗朝廷,是叛逆之道;以新建设的荆州去对抗中原,必定是危险事;以刘备抵抗曹操,是不适当。

   三项都显得不足,想用以抵抗朝廷军队,是必定灭亡之道。将军觉得自己与刘备相比如何?”

   刘琮答:“不如。”

   傅巽因而说:“若刘备不能抵抗曹操,那么荆州就不能自存。若刘备能抵抗曹操,那么刘备就不再是将军的臣下了。希望将军不要再疑惑。”

   刘琮因此决定投降,在曹操进军到襄阳时,刘琮就举州请降,刘备出奔夏口投靠刘琦。曹操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

   按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诏令所示,刘琮及后获曹操表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及后事迹不详。

   《魏武故事》曾评价:荆州刺史琮,心高志洁,智深虑广,轻荣重义,薄利厚德,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笃中正之体,教令名之誉,上耀先君之遗尘,下图不朽之余祚;鲍永之弃并州,窦融之离五郡,未足以喻也。虽封列侯一州之位,犹恨此宠未副其人;而比有笺求还州。监史虽尊,秩禄未优。今听所执,表琮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