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刘璋动向!固城-汉水防线!
汉中大量的军队调动,当然没有瞒过成都的刘璋!
自去年八月份,刘璋出兵攻打张鲁数月都没有任何的进展,刘璋才不得不撤兵!
如何张清率领大军进攻汉中地区,此时正是进攻汉中的好时机,但是张鲁却是在黄权和郑度两人的劝告下放弃了此时趁机进攻汉中的计划!
黄权年轻时任巴西郡吏,后来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协助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黄权劝谏说:“左将军(指刘备)有骁勇声名,现在请他来蜀,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心愿;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
如果客人(刘备)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主人(刘璋)就会有累卵之危。如今尽可以守紧边境,以待时局的稳定。”
刘璋不听,派谋士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县长。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反目,举兵进攻益州,派诸将分别攻下益州郡县。各郡县大都望风归顺,只有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后,才向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举兵南征张鲁,张鲁败逃巴中,黄权向刘备进言:“如果失去汉中,则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这就割去了蜀地的大腿与臂膀。”
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率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曹操。
其后,刘备击破巴郡賨人首领杜濩、巴郡七姓夷王朴胡,发动汉中之战,攻杀曹操帐下名将夏侯渊,占领汉中。
人们只知道攻取汉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谋略,却不知道这些计谋都是黄权首先替刘备想出来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领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准备征讨吴王孙权,黄权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乞请您让我为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
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而任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
章武二年(222年),吴国大都督陆逊顺长江流势冲破蜀军的包围,蜀汉江南前线部队大败,刘备撤退。
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
有关部门依照法规,上报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
魏文帝曹丕问黄权:“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
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主(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汉,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
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
黄权知道其言不真实,于是对曹丕说:“我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表明了我的本志。疑惑还未解,请等待之后的答案。”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
若是当初刘璋听从黄权的劝告的话,可能益州便不会丢失!
但是刘璋却自认为刘备仁义,不会对汉中有什么想法的!
所以才会让刘备轻松夺取益州!从而奠定了之后的蜀汉!
而郑度!,字不详,广汉郡人。仕刘璋官至州从事。
刘备攻陷雒城。刘璋聚众官商议。从事郑度献策曰:“今刘备虽攻城夺地,然兵不甚多,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
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虚击之,备可擒也。”
刘备听说后感到愤怒惊恐,赶忙询问法正。法正回答说:“刘璋最终不会听的,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刘璋果然像法正所说那样,告诉下属们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于是罢免了郑度的官职,不用他的计策。
刘璋投降后,郑度隐世不仕,终于家。
其实,刘璋手下能人贤士还是很多的,只是刘璋不会用人罢了,最后才导致了益州丢失,而他自己也失去了诸侯的位置!
汉中南部如今只有三万新征集的新兵驻守,以刘璋的实力,足以攻下汉中的!
只是这样以来,刘璋便要和张清针锋相对了,如今正好可以给张清和张鲁两人龙争虎斗,而自己便可以坐山观虎斗,最后坐收渔翁!何乐不为?
但是就算刘璋不对汉中有什么想法,汉中张鲁根本就抵挡不住张清的攻势!
十月底的时候!张清的两路大军便已经全部通过秦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