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第三帝国

第64章 天命候选人

汉第三帝国 步惊俗 2108 2024-05-30 14:43

  凡是神谱上的神灵肖像,除昊天上帝之外,其余皆是依照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形象,塑造出来的全身像。

   刘宠压着内心逐渐升腾起来的怒火,一个不落地把这张名为《诸夏神系谱2871》的图画,从头看到了尾。

   看完这幅画,他已经猜到了《诸夏神灵源流》的大致内容。

   刘宠转过身,走回他的案几之后,深吸了一口气,坐了下去。

   接着他随手翻了两页又大又厚的书,发现该书内容与他猜想的一模一样。

   于是,他再也安耐不住胸中怒火,双手抓起案上的三本书,奋力朝两名内侍展开的那张巨画砸了过去。

   “气煞我也!真是气煞我也!!!”

   骆俊额头冷汗直流,急忙朝殿中的内侍们以眼神示意,那两名展着巨画的内侍急忙卷好巨画,弓着腰退了出去,同时两名两名内侍捡起地上的三本书也跟着推出了殿室。

   “谁给他的权力?骆俊你说说看,他刘曜有什么资格编修诸夏神灵系谱?”

   面对正在气头上的刘宠之问,骆俊不敢说话。

   天子言出法随,一言一行皆为天意,所以除了天子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封神。

   即便民间私自祭拜某个什么神,那不是官方认可的正神,等于是小神、杂『毛』神、不入流的神。

   刘宠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乃是觉得刘曜的行为损了他的面子。

   想当初他自去假皇帝尊号,听从了刘曜的建议,与刘虞一起签下了三王停战的协议。

   可以说,他刘宠当时是并不是被一张所谓“至宝”的世界地图所忽悠,而是看在刘曜当世圣贤的名气与面子,才选择相信对方的观点。

   不管刘曜在其自己的楚王国境内搞什么幺蛾子,那是刘曜自己的事。

   哪怕刘曜在其本国境内裂土封侯,刘宠都可以不在乎,毕竟秦朝以前的诸侯国君有那样的权力,楚、陈、鲁三国就是诸侯国。

   即便刘曜行僭越之事,只要事先与他沟通一番,取得另外两王同意,大家一起搞也没什么。

   可是刘曜现在这么做,刘宠无法忍受,他觉得自尊受辱!

   “他还没登上帝位呢!他只是王!本王都没有这么做,那鲁王刘虞上次想借春耕行祭天之事,还事先与本王商量,本王没同意那刘虞就没僭越。他刘曜怎敢僭越?就不怕我们撕毁约定吗?他......(此处省略两千字)”

   刘宠如一个深闺怨『妇』般对刘曜进行了强烈的批评与指责。

   一刻钟之后,刘宠说的口干舌燥,喝了些茶水后,他的怒火慢慢得到了平息。

   这时骆俊逮着机会,说了一句令刘宠哭笑不得的话。

   “大王,那三册书与神谱图的着作者,署名并不是楚王名讳,而是‘天命候选人’。”

   刘宠闻言一愣,他倒没有刻意去看书的作者署名是谁,只是下意识当成了刘曜。

   “把书与图呈上来!”刘宠对殿外内侍喊道。

   他再次仔细看了看巨图右上角的着作者署名,以及三册书的作者署名,发现果然都是“天命候选人:刘曜、刘宠、刘虞”。

   见识到纸质书的利润之后,陈、鲁两国也在立国之初就开始研究简易造纸术与印刷术。

   但刘曜老早就强调过技术垄断的价值,五大富商绝不会轻易把印刷术交出去。

   因此,到目前为止,十个多月的时间,两国只『摸』索出了大概的简易造纸术,本国境内流传的纸质书,更多还是来自于楚王国。

   “启禀大王,有信使送来楚王书信一封。”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进入殿内禀告。

   刘宠一听“楚王”二字,下意识有点想发火,但理智让他选择了先看书信。

   阅读完书信后,他竟然心满意足的笑了起来。

   “大王何故发笑?”

   骆俊恰到好处的问道。

   “楚王不愧是当世圣贤啊,已派人给寡人送来了五十万套《诸夏神灵源流》以及配套的五十万张神谱!”

   刘宠满脸得意之『色』道。

   编修史书有条件的人都可以,但涉及到祭祀封神之事,可就不是寻常诸侯有权力『插』手的了。

   刘曜用“天命候选人”把他与刘宠、刘虞绑在一起,并以三人的名义印刷《诸夏神灵源流》与神谱,从礼制上来说没有僭越。

   “来人,把此信转交给丞相看一看。”

   骆俊看了信中的内容之后,沉默了许久许久。

   刘曜通过这封信,给刘宠、刘虞植入了天命候选人的概念。

   他在信中先大问候了刘宠一番,然后阐述了自己印刷神谱图与主动编写《诸夏神灵源流》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的观点。

   刘曜表示,既然天命之主天子不在,而楚、陈、鲁三王以三王之约竞选天子,自然是天命之主候选人。

   一人不可行天子之人,但所有的天子候选者的权力加在一起,等同于天子,便可代行天子之事。

   刘曜以三人名义出版诸夏神谱与编写神灵源流,既没有僭越,更趁机坐实了三人天命候选人的身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