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第三帝国

第48章 军政分离

汉第三帝国 步惊俗 2605 2024-05-30 14:43

  为何会发生王莽篡汉的事情?

   那是因为皇帝软弱无能么?

   不是!

   还是因为王莽太善于伪装么?

   也不是!

   难道说王莽没有治理地方的能力么?

   依然不是!

   归根结底,是人才摆错了位置!

   在刘曜看来,把世上的人才概括起来,大概可以分成帅、相或将、士、兵或民四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人才,根据其才干的强弱,又可以分上中下三等。

   将相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兵民之间也同样可以互相转化,这个道理想必大多数人都懂。

   如果把一个能力为“士”的人,放到“帅”的位置上,会出现什么情况?

   会出现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情况!

   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不仅说明领导才能很重要,同样也表示不同的人才要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才能人尽其才。

   以王莽的能力,做一个地方郡太守绝对绰绰有余,担任丞相的话应该还能胜任,但他真心不适合做一个皇帝。

   他的败亡,就败在他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如果刘曜可以用一种相对合理的制度,让天下的人才都能认清自己的能力,并判断出自己适合做什么,可以胜任什么职务。

   那么,只要能在自己善长且能驾驭的职位上发光发热,过的舒适又快活,谁还会闲得蛋疼,跑去造反、篡位?

   要造反,至少要先想办法得到民心支持再说!

   当然,刘曜身为一个优秀的穿越者,他不可能不把舆论大权掌握在皇室手中的!

   想掌握舆论,控制民心?

   不好意思,再等几百年吧!

   说完了丞相的权力,接下来便是太尉了。

   刘曜看着大殿之中激动的众臣工,缓缓开口道:“至于太尉,所处理军机之机构曰帅阁,其下设左、右帅,左右帅之下再设四位副帅。由七帅共同统摄帅阁,帅阁一日两班,由七帅轮流值守帅阁统御军事堂!”

   太尉,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是汉朝的最高武职,不常置。不设置太尉时,则以太尉职归丞相。

   现在刘曜打算常置太尉这个职位,显然是为了更好更高效的处理军事。

   众臣听着刘曜关于太尉统领的军务机构帅阁的介绍,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刚才的相台。

   他们这才意识到,恐怕这套由刘曜慢悠悠说出来的体制框架,乃是刘曜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推演之后,才形成的大致构想。

   在场众人猜的不错,刘曜早在穿越之初,于洛阳太学读书时便构想了未来的国家体制。

   他现场与众人讲述的,不过是庞大的帝国体制系统之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所谓军事堂,乃是由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长史部、总军械部、军情总署、勋爵总署等四部三总署组成的中央军务部门!”

   刘曜没有停歇的打算,他紧接着把军事堂四部三总署的相关职能也介绍了一遍。

   “所谓四部三总署,即负责战略、改编等事务的总参谋部,负责后勤辎重等事务的总后勤部,负责士兵动员、训练等事务的总长史部,负责将作、船务等事务的总军械部,负责情报、密谍等事务的军情总署,负责军功统计、勋爵核对等事务的勋爵总署。”

   众臣工听了他的介绍,无不惊骇连连!

   刚才一个政事堂,基本把天下政事全部涵盖了进去!

   现在又来一个军事堂,几乎涵盖了天下军机之事!

   统领军事堂的是帅阁,而帅阁虽由七帅组成,可首脑人物却只有太尉一人!

   以太尉总领帅阁军务,再由帅阁统领军事堂,由此等于让太尉用帅阁掌握了天下的军机!

   “丞相权力之大,已经史无前例!现在又设置这样一个太尉出来,大王究竟怎么想的?”

   众臣工完全不理解,刘曜分离军、政大权,分别授予了太尉、丞相,他想干什么?

   刘曜见众人议论纷纷,急忙补充道:“孤所言帅阁,虽统摄四部三总署组成的军事堂,但对于军事堂的具体事务,帅阁只有建议权,却无人事、统调兵、指挥之权!”

   “总参谋部在和平时期负责军队训练,保持军队战斗力,战时则是最高指挥机构,负责调度、指挥军队。”

   在两汉时期,太尉作为最高武职,除了评定全国武官的功绩高下、以为升降的依据外,就是作为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

   汉朝军队由各将军、校尉统领,太尉不能直接指挥军队。

   例如汉初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时,身为太尉,却不能进入上将军吕产所指挥的北军,只得诈称帝命方进入北军营地并取得指挥权。

   刘曜不打算破坏这个规矩,而且他未来会把这个规矩写入帝国的法律!

   所以,他也不可能傻乎乎把指挥权、统兵权、调兵权、人事权交给帅阁。

   他构思的帅阁,其实与清朝设立的军机处非常类似。

   “四部三总署虽受帅阁统领,并与帅阁共同组成军事堂,但四部三总署之主官只对孤负责!”

   在场众人之中那些一心为汉的人,听了刘曜的补充解释后,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换句话说,人事任命、调兵指挥等真正的军权,依然被刘曜抓在手中。

   当然,刘曜深知他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人,所以军事体系制度的建立,他打算继续沿用百姓军建立之初的那一套。

   由于现在天下还没有一统,刘曜考虑到军事行动的高效『性』,军法司的军纪监督权、审判权还不能单独拎出来。

   毕竟各级军事单位的人事调动权,归各级军事单位的军事长官所有。

   而军令指挥权归总参谋部所有,总后勤财政权归后勤部所有,军法执行权归军法总署及下属各级军事单位之军法司所有。

   勋爵总署有权负责审计总后勤部的“账目”,军法总署下的军法司密探也会监督总后勤部之中是否有人贪赃枉法。

   至于人事调动流程及兵力调动流程,前文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把人事权、指挥权、财权、执法权全部独立,且直接受刘曜辖制,就算未来有统兵大将想造反,其成功率恐怕也会低的吓人!

  喜欢汉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www.xs4.cc)汉第三帝国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