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第三帝国

第1章 百姓军

汉第三帝国 步惊俗 2131 2024-05-30 14:43

  灰蒙蒙的天空上,飘着如丝的细雨。

   阳春三月的雨滋润着万物。

   密密麻麻的雨点,落在金钟庄园主干道的路面上,响起了淅淅沥沥的声音。

   庄主府议事厅当中的众人,不时眺望着门外的走道,希望能看见刘曜的身影。

   被刘曜派人召回来的班家兄弟、虞家兄弟以及其他外出任职人员,早在已陈群庆和程昱为首的刘曜心腹带领之下,汇聚到了议事大厅。

   众人等待了半个时辰,仍不见刘曜。

   陈群庆和程昱对望了一眼,各自从对方眼神当中看出了“可以开始”的意思。

   于是,陈群庆率先开口道:“去年十月,渤海王遭受朝中『奸』宦诬陷造反,而后下狱『自杀』。”

   “随即民间舆论纷纷,呼吁一位汉室宗亲站出来力挽狂澜,解救天子脱离『奸』邪之手!”

   “今年二月初,有汉室宗亲刘焉与刘虞先后举起义旗,又有诸侯陈王刘宠举出清君侧的义旗。”

   “主公身为汉室宗亲,有匡扶天下之志向,如今天下民心所向,主公自然不会与万民之意愿背道而驰。故而,决定以‘奉天靖难’、‘恢复祖制’、‘清君侧’为旗号举兵!”

   班通沉『吟』道:“‘恢复祖制’好理解,乃是高祖曾经定下的‘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之祖训!”

   “至于‘清君侧’之意,即铲除天子身边的『奸』宦小人,匡扶天下。”

   “不知陈使君可知‘奉天靖难’之意?”

   陈群庆闻言后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选择了沉默。

   程昱看了陈群庆一眼,扭头对身侧的班通道:“所谓‘奉天’,即是秉承上天之意。‘靖难’,自然是平定国家之难的意思。”

   “如今朝中宦官专权,天下百姓饱受摧残,渴望有汉室宗亲力挽狂澜匡扶天下。”

   “主公以‘奉天靖难’为诸多旗号之首,可见志向之大,胸怀之广,非其他宗亲旗号能与之相比。”

   班恭闻言,暗暗点头。

   班通见自己的兄弟点头认可,又接着问道:“既然如此,主公何不直接称王,岂不是更加名正言顺?”

   他这话说出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思。

   只要刘曜称王,必然要设置多种官职,那么他们这些人的地位和身份也一定会水涨船高。

   程昱摇头道:“如今天下形势不明朗,主公若称王,必将成为众矢之的。而且,益州郡距离洛阳有数千里之遥。”

   “何况,朝中『奸』宦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一路攻打过去,他们必会纠结兵马抵抗我等义军。”

   “别忘了,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反贼!”

   程昱说得十分在理,在场众人听着他的话都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就在程昱话音刚落的时候,贾小六的声音响了起来。

   “主公到!”

   众人急急忙忙的从座位上站起,很自觉的站成了两排。

   “吾等恭迎主公!”

   刘曜在朱大鸿、皇甫嵩、朱俊三人的护送下,缓步走了进来。

   刘曜入厅后,皇甫嵩与朱俊自觉的一左一右,守在议事厅大门两侧。

   而朱大鸿则跟着刘曜,走到了首席座位的右边,如雕像般静静伫立,护卫在侧,不发一言。

   待众人行礼毕,刘曜端坐首位,道:“诸君请坐,看茶。”

   贾小六眼疾手快,立刻招呼众仆人上茶。

   “三大宗亲共举义旗之形势,本尉在此不再多言。此次召集诸君来此,有两个问题需要商议。”

   “第一,确定义军之名号。”

   “第二,确定举兵之路线。”

   刘曜虽然喜欢搞独裁,搞一言堂,但他还是秉承着先民主后集权的方式。

   众人参与进来,可以方便政令下达和传递。

   “诸君可畅所欲言,怎么想的便怎么说,不必有太多顾虑。”

   刘曜此话一出,现场由刚才的安静立马变得繁杂起来,议论之声此起彼伏。

   眼下这个形势,能够到议事厅参加会议的人,莫不是刘曜治下九郡各县的主官与集团的高层干部。

   他们这些人自然明白刘曜举兵,绝对不可能只是铲除『奸』臣就结束了。

   否则,辛辛苦苦在西南地区搞发展建设为了什么?

   只要是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刘曜志在天下!

   所以,众人经过议论之后,大致形成了三种声音。

   “启禀主公,属下认为,既然我等是从益州郡举兵,自然就要叫益州军。”

   班通忍不住率先开口。

   他甚至还抱着侥幸的心思,道:“属下认为主公可称越王。”

   刘曜道:“称王之事,暂且不提。”

   他看向在场其他人问道:“可有其他不同意见?”

   程昱站起来道:“启禀主公,属下认为主公既然以‘奉天靖难’为旗号之首,那何不以‘靖难军’为名号?”

   刘曜嗯了一声,但却没有表示赞同与不赞同,接着看向一青年问道:“唐青?”

   唐青是刘曜培养的中学生,担任余元县尉已有三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