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三十七章 建虏来犯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2118 2024-05-30 14:43

  “……”

   第二日卯时六刻,当袁禧嫔醒起来的时候,拔步床内只留帐前灯,而不见昨夜缠绵的朱由检。

   她撑着起来,有些舒服,又有些难受。

   “娘娘,殿下去处理奏疏去了,请问娘娘还要再睡,或是准备起床用膳了?”

   拔步床帐外传来了杨媛爱的声音,袁禧嫔在宫里学了礼仪,自然清楚杨媛爱是齐王府的头号女官。

   除她之外,其侄女杨如是与府内李定国分别是齐王府的金童玉女,心里也没有什么上位之人对下位之人的鄙夷,而是和声柔语的回应:

   “殿下去了多久了?”

   “约六刻钟……”杨媛爱站在帐外回应,并继续说道:

   “殿下交代过,今日早膳以娘娘为主,若是觉得尚乏,可再休息休息。”

   “不必了,我现在便起身。”袁禧嫔的声音传出,帐内也紧随其后传出了‘窸窸窣窣’的穿衣声。

   等袁禧嫔伸出藕白胳膊,拨开拔步床帐的时候,她已经穿好了中衣,而窗外站着杨媛爱和其余四名婢女。

   她们端着金盆和毛巾,牙刷、牙药,旁边的架子还有摆放热水的暖壶。

   见袁禧嫔起来,杨媛爱搬来了凳子,袁禧嫔则是坐在那里,看着宫女们为她擦拭脸颊,梳理头发。

   “我自己来。”见到有宫女要为她漱口,袁禧嫔有些不习惯,自己接过了牙刷。

   等洗漱完毕后,杨媛爱对旁边的宫女吩咐去传膳,然后带着袁禧嫔到玻璃梳妆镜前,开始为其描眉化妆。

   不过说起来,六妃都是那种化妆和不化妆一样的美貌,因此画了半天,只能说让气色好了些。

   弄完一切,杨媛爱带着袁禧嫔走到了一处衣帽间,而袁禧嫔看着摆放出来的衣服,觉得很新奇道:

   “这是专门用来放衣服的房间吗?”

   “是的,是殿下托万岁敲打的,娘娘可以看看今日要穿什么,用什么钗物珠宝”杨媛爱笑着回应,并拉开了一处长丈许的隐藏抽屉。

   抽屉里装满了金银珠宝所制作的饰品,杨媛媛拿出了一根小细梨花棍递给袁禧嫔,示意让她自己指点。

   袁禧嫔看花了眼睛,选了半天后才选择了较为朴素的玉簪和一些耳坠、吊坠。

   在衣服上,她选了一套绯红色的袄裙,比较适合日常出行,可能是因为按照礼制,她要和朱由检去内廷拜见皇帝、皇后的缘故。

   “这些首饰,其它姐妹也有吗?”

   穿戴好了衣服首饰后,袁禧嫔看了一眼衣帽间,杨媛爱摇了摇头:

   “有一些,但是不足娘娘十分之一。”

   “那就取一些,以殿下的名义去发给五位娘娘吧。”

   袁禧嫔很舍得,也知道内廷气氛和洽对于朱由检的帮助,或许这就是张嫣选她做王妃的原因。

   “娘娘膳食好了,是上存心殿还是长春宫?”

   杨媛爱刚刚应下袁禧嫔的话,便见杨如是一路小跑到寝宫门口。

   “如是,在娘娘面前要知礼数。”杨媛爱看着一路小跑而来的杨如是,皱着眉轻声呵斥了一下她。

   “倒也无妨,我这般年纪时在家中,比她还要活泼,这王府太大,多些活泼的人也是好的。”

   “至于早膳就去殿下的存心殿吧。”

   袁禧嫔昨天就知道这女孩是杨如是,自然不会呵斥她,她性格比较中庸,喜欢安静,但她喜欢看别人活泼玩闹。

   “谢娘娘!”杨如是闻言,心里对袁禧嫔更喜爱了。

   说白了,除非沾染到同一个男人,正常情况下,女人是比男人更喜欢看美女的。

   袁禧嫔长得有些西域胡女风,虽然不是符合明代审美的鹅蛋脸,但五官怎么看都是漂亮的。

   杨如是对袁禧嫔喜爱,至于其它五个娘娘她也去偷看了,长得也都漂亮,她也都喜爱。

   “娘娘若是和殿下生下世子,世子必然长得也很可爱。”

   “承你吉言。”

   走在袁禧嫔左右,杨如是原本的毒舌消失,话里话外都是对袁禧嫔的赞美。

   袁禧嫔被她逗得很开心,也伸出手牵着她的手,如同在家中牵同堂姐妹一般。

   杨媛爱看着这一幕不由松了一口气,毕竟袁禧嫔是王府女主人,如果不太好说话,那她们日子还是比较难过的。

   现在看来,张嫣为齐王府选的齐王妃,大部分府里的人都是比较满意的。

   随着熟络,宫女们也放开了不少,不再像刚开始那么拘束了。

   她们一路说笑,聊着府内过往的趣事,直到来到了存心殿后,袁禧嫔才和杨如是、杨媛爱走进殿内。

   “殿下!用膳了!”

   一进殿内,杨如是就朝着勖勤殿喊了一声,而正在里面处理奏疏的朱由检闻言,也笑着放下朱笔,抬头对王承恩交代道:

   “这些处理完了,都下发吧,剩下的等早膳过后,我从宫里回来再行处理。”

   “奴婢领命……”王承恩笑着回应,而他之所以笑,也是感受到了朱由检心里的高兴。

   朱由检的高兴藏不住也正常,毕竟十年不知肉味,偶尔一尝,难免回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