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兄朱由校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2087 2024-05-30 14:43

  “经略!殿下回信了!可以打!”

   四月二十八日,历经奏疏寄出寄回的半个月时间,当木懿拿着批红的奏疏、圣旨“闯”入陇川临时经略府的时候,洪承畴实际上已经在调动粮秣了。

   由于云南和交趾部分地区一年三熟,加上炸山发现了不少金银矿,因此洪承畴积攒了不少钱粮。

   不过,这些钱粮都将作为他登阁的拜帖而用在西南。

   “噔……”放下手中的毛笔,洪承畴吹干了自己的字帖,然后擦了擦手上的墨迹才从书桌后走出,接过了木懿递来的圣旨和奏疏。

   他打开一看,上面横七竖八写了不少东西,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字……可。

   “可以动手了,昆明的粮秣还有多少没有运到陇川,需要多久?”

   洪承畴收起了奏疏和圣旨,背对着木懿询问。

   “还有六十万米和十七万两银子,以及三十多万斤火药。”

   “如果现在开始调兵的话,云南省内二十营兵马,最多五月初就能抵达陇川,四川和贵州、交趾的兵马有二十二营,但可以调出参战的大概有十营。”

   “算下来,顶多到七月初,三十营兵马就能齐聚陇川。”

   木懿激动的说着西南的实力,三十营兵马就是九万多人,三千门火炮和五万多支步铳,一万多支骑铳。

   这股力量别说平缅,就是连带平了暹罗都可以。

   “不着急调动,慢慢来,让各部在九月前抵达陇川即可。”

   洪承畴转过了身子平澹吩咐,木懿也连忙应下。

   “大军出兵的日子,暂时定在十月中旬,整场仗最好在正月底打完。”

   洪承畴在陇川呆了好几个月,大概是摸清楚了一山之隔的三宣六慰是什么气候。

   总的来说,缅甸境内常年保持二十到三十几度的高温,尤其是二月、三月和四月。

   洪承畴让锦衣卫带着军备院生产的室外温度计测试过,这三个月的最高温是三十八度,最低温是二十一度。

   这几个月加上锦衣卫按照去年一整年的气温调查来看,对于明军来说,能打仗的只有十月中旬到正月底这三个半月。

   一旦超过这三个半月的时间,明军就会大批量的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为负责调查的锦衣卫只有在这三个半月是比较健康的。

   洪承畴看过《燕山医学》里对于瘴气的解释,总的来说介瘴气一般被比作诸如热浪,曝晒,瘴病,久雨,噪声,空气污染,厌尘等现实环境中的因素。

   这些东西会给人造成头晕,心季,恶心,头痛,食欲不振,自卑、身体虚弱等现象,用《燕山医学》的解释就是水土不服。

   要尽量缓解水土不服,只能调和当地气候差不多的兵马去征战气候,因此云贵川交四省的兵马就派上用场了。

   不过真的算起来,实际上只有云南南部和交趾的兵马可以适应当地,而其它兵马一旦超过这三个半月的作战期就会水土不服。

   因此,洪承畴做的准备很简单,那就是三个半月收复三宣六慰,然后把水土不服的兵马调回驻地,或者和云南拱卫营的兵马调换,让他们驻守滇中一带。

   届时,能留下驻守缅甸的,便只剩下云南南部拱卫营和交趾拱卫营这两省不到十营的兵马。

   用三万人来试图统治八百万少民,这很有难度,但洪承畴却一点不担心。

   他要登阁,但在朱由检离开大明前,他还需要不断地讨好朱由检,因此他要收集足够的缴获给朱由检。

   要送礼很简单,西南诸将的名义,在齐王世子诞生的时候送礼就不会被人说闲话了。

   至于要送多少礼?这就得看看那当地豪强土司的家产有多丰厚了。

   想到这里,洪承畴问了一句:“缅贼的首级赏银还是十两一级?”

   “是!”木懿不假思索的回答,毕竟首级赏银是五军都督府将领赚银子最直接的方式,他自然有关注这点。

   “交趾的劳改工不够用了,建设缅甸也需要不少劳改工,这次的扫尾,还是交给沐启元和吾必奎做吧,你和马祥麟打头阵,龙在田和秦拱明、秦翼明几位将军和我在中军。”

   “多谢经略!”听到自己打前锋,尽管是和马祥麟一起,但木懿还是激动的躬身行礼。

   不过在他躬身行礼的时候,洪承畴却提醒了一下他:

   “老夫想了想,不出意外的话,殿下应该会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对朵甘进行变法,然后复起孙传庭领兵收复乌斯藏。”

   “你们木家在昌都的生意,最好还是早早统计,若是殿下让人清查,不要偷奸耍滑,把真实的账本交上去。”

   “想想你们木家的身份,这么做对你有好处。”

   洪承畴提醒了木懿,而木懿一听,心里立马咯噔了一下。

   大明要清查朵甘,那只能是清查矿产,而木氏在洪武年间就开始经营昌都的矿产。

   这两百多年来,他们从昌都赚取了数百万两,因此才能在天启元年奢崇明叛乱的时候拉出两万兵马支援,并且还能留两万兵马在昌都和丽江防守乌斯藏和昌都一带的西番(藏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