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能臣

第493章 预料了你的预料

大明第一能臣 万里天和 2175 2024-05-30 14:43

  “是谁?这个人是谁?”

   他不断地询问着自己的人。

   可探子的回报是,对方并未见到大纛旗,也就是说,这只是一小撮明军,而且没有将领的指挥。

   这怎么可能!

   扩廓帖木儿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要是连对方的将领都不知道,自己就被阻拦在了这里。

   那这可以说是他最最耻辱的一次。

   扩廓帖木儿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这样有板有眼的防御,怎么可能是明军的一次偶然的遭遇战呢?

   李洪?

   不知为何,他的脑子里,还是出现了这个名字。

   毕竟,太原附近,可是曾有李洪的消息出现,只是这里距离太原还有四百里。

   这个距离,就算是李洪真的发现,那也该是去大同才对,他是怎么准确的掌握了自己的行动的呢?

   扩廓帖木儿越想越气,越想越害怕。

   这样的敌人,换了谁,其实也都会如此。

   预料了你的预料。

   扩廓帖木儿这样的名将,也不得不承认,无计可施。

   而此时的李洪,却远没有这位元名将的苦恼,他此时正坐在一棵山松之下。

   热茶,三两个点心,李洪躺在手下为他搞来的一个藤椅之上,眯着眼,那树梢处投下的两三光线,直接投在了他的脸上。

   暖暖的。

   惬意的让树上的鸟儿都羡慕的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扩廓帖木儿怎么样了?”

   李洪眯着眼问道。

   “将军,他们还在山谷外,未进一步。”

   “哈哈哈……”

   这一切似乎都在李洪的预料之中,火器这东西,现在被他玩的很熘。

   嘉峪关的基地内,他可是搞出了火枪,只是这一次,他并未使用,不过,改装了的弗朗机,也够这位大元朝的名将吃一壶了。

   战争说到底,还是拼的科技,这个,也许元人这辈子都不会明白了,而他的另一些远方的亲戚。

   却明白了这个,同时发展出了让世人都未知震惊的火器,但却在中欧的一些地方,开花结果。

   当然这也是在数百年后,才会发生的事,现在的李洪,可是掌握着主动。

   对于火器呢,大明朝廷其实看的也不是很重,只是此时有一位,日后会成为帝王的人。

   他却头一次意识到,火器的重要,也意识到,这东西还有必要改进。

   朱棣看着身旁火器无法再次打响,他将长剑抽出:“盾牌兵!”

   “在!”

   “长矛兵!”

   “在!”

   朱棣将长剑高举:“给我冲!”

   既然火器不能用,那好,就让他和对面的阿鲁台,来一次真正男人之间的战斗吧。

   而此时阿鲁台,同样挥舞着弯刀,大叫:“上苍卷顾,汉人的火器不能用了,现在是我们证明我们的时候了。”

   身为将领,你就是要有不惧死,同时还要懂得鼓动人心的话语,阿鲁台第一个冲出。

   他身先士卒,没人可以给你勇气,只有你自己。

   而元人看到阿鲁台冲出,他们在这一刻,似乎找到了勇气。

   朱棣同样,身为皇子,不惧箭失,那些明军也深受鼓舞,大雨中,两方兵力悬殊,但却杀意高涨的人马,冲杀在了一处。

   惨烈,真的只能用惨烈两字来形容,这个战役,也同时被记录在册。

   因为朱棣的缘故,当然,也是因为,元人阿鲁台的缘故。

   还有一个就是三千元人,竟然无一生还,他们每一个人都战斗到了最后,阿鲁台要不是两个亲兵拉着他,他也会死在这场战役中。

   直到阿鲁台跑出了数十里后,他回头望了眼,那远处的狼烟,此时已经在天空弥漫成了一团漆黑的云。

   这是明军在焚烧他们的大营。

   “朱棣,我会回来的,我一定会打败你!”

   命运就是如此的有意思,他与朱棣,就像是扩廓帖木儿与李洪,这就是命运的两极。

   水火不容。

   有些人也是如此。

   他们的命运只要遇到的那一刻开始,就预示了未来,扩廓帖木儿咬了咬牙:“绕道!”

   “可丞相,这是我们进攻路线最快的一条,如果绕道……我们可能会和明军主力相遇啊!”

   “这样的地势,不适合我们了,如果在这么耽误下去,我们可能真定城的样子都未必能看到,就被他们给围困!”

   扩廓帖木儿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兵贵神速,更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兵才行。

   真定城。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池。

   真定,历史上正定的旧称谓。

   古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之说,系出于宋、元时代的民谚。

   可见,这真定府,对于元明时期的人来说,还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城池。

   而扩廓帖木儿曾是河南王,他对于真定的地理位置,也是很清楚的。

   若是不能拿下开封,那么,这个真定就是他的第二选择,当然,如果可以将面前山谷的这一波明军拿下。

   王保保也不想改变计划,可有什么办法呢,这些明军简直就是像死守了这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