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

第188章 铁血麓战,视死如归

我真不想当宋钦宗啊 余秦唐 2146 2024-05-30 14:43

  第188章 铁血麓战,视死如归

   浓烟升空,遮住了阳光。

   整个太原城的东、南、西三个城门外,都是喊杀声。

   从清晨开始,一直厮杀到了晌午。

   差不多五个多小时的时间。

   金贼这边的伤亡比较大,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猛火枪、霹雳炮和火雷。

   真要是单方面的厮杀,他们其实比宋军要强上不少。

   而吴阶出身于西军,其部下也都是西军,乃是大宋的边军,实力不弱。

   北宋末年。

   因为赵佶宠信高俅,让他来掌管大宋禁军。

   以至于本来威武不凡的禁军成为了吃喝玩乐、酒池肉林的军中混子。

   而边军慢慢地也烂了起来。

   也就只有西军还能一战,以及陕西路的秦凤军、凤翔军、姚家军、折家军、种家军这些有名将治理的厢军,还能有一战之力,可以看得懂旗语,能够在战场上看着旗语灵活作战,也能勇猛冲锋。

   可是随着金贼南下,朝廷昏庸无能,枢密院胡乱指挥,导致折可求被金贼围困,最终投降。

   种师中和种师道相继战死,种家军也分崩离析,像是张俊,直接另立门派。

   凤翔军、秦凤军差一点儿断了火种。

   所以,大宋朝后期军事之羸弱,弱不在军士,弱在内政之百弊丛生。

   真要打出汉人的血性来,也是能狠狠地在战场上打的。

   说到底,都是后来官僚膨胀、马政崩溃、财务坏死、军政越来越腐化。

   好在。

   靖康元年的十一月,赵煊守住了东京城,金贼开始撤退,局势直接发生了扭转。

   大家开始积极勤王。

   李彦仙没有在陕西路独自抵抗金贼而战死,反倒是联合了范致虚等陕西路大军,直接挥师东进、攻打洛阳,赶跑了完颜宗翰,解救了京师的危机。

   如此一来,也给凤翔军、秦凤军留下了一丝火种。

   如今的他们也恢复了不少的士气,并且在吴阶、曲端、李彦仙这些个西军出身的节度的带领之下,勇猛无比。

   攻城之战确实很难。

   就算是有了猛火枪、霹雳炮和火雷这三大利器,却也因为火药的材料不足,只是在前面两个小时左右,就完全用完了。

   后面,还是依靠战士们的厮杀,抢占城墙。

   撞开城门是不太可能的。

   城门后面有着木桩撑着,还有大石头当着,城门用的材料又是上等的木材,非常厚实。

   已经撞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了。

   确实有了一些效果。

   厚大的城门已经被撞得破了几个口子。

   五个小时过去了。

   宋军的将士们依然勇猛地冲上城墙。

   从不退缩。

   如同烧热的刀切开黄油一样,金军东门城墙上的=的防线被瞬间撕开!

   随即一路冲进去,以摧枯拉朽之势,带着无数横飞的血肉,快速往前推进。

   无人可挡!

   原来,是李彦仙亲自带队。

   在五个小时的消耗之下,李彦仙瞅准了时机,直接带着亲卫冲了上去,率先对东城门发动了最有一次,也是最强一次的攻城之战。

   被犁开的口子随着宋军的推进,越来越长,金军在城墙上的守备大军正在被切割成两截。

   而且宋军的推进形状是如同闪电般的弧形。

   李彦仙手中的朴刀力度大,速度快,手起刀落,无人能当。

   毕竟,他一直在修整,一直在蓄势,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至于金贼这边,已经是艰难守城了。

   完颜宗翰在一开始就轻敌,以至于留下来的精锐只有三万,想要堵住城墙,到底还是薄弱了一些。

   若是没有陈规、王渊,太原城自然能守住,可惜,王渊带领的部下,虽然战斗力不如曲端的西军,不如岳飞操练的猛士,不如韩世忠的背嵬军。

   却也参与过几次剿匪,见过血,立过功。

   战斗力不俗。

   有人终于大声喊出来:“快逃!”

   金军东门城墙上的中间部分,被宋军击穿好几次,出现大规模混乱。

   等这最后一次冲击的时候,大规模的溃败之势已然形成。

   城墙上的主力阵型彻底崩散,许多人调头开始逃,阵型和队列当然全无。

   金军中的大部分人也确实都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但是也有不少被强行征兵的人,面对死亡,他们还是有一些胆怯的。

   只要是人,且有一定的智商,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如何不怕?

   李彦仙一人勇冠三军,手中的朴刀从未停止过。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杀,杀的这些金贼无力抵抗,杀的他们溃逃,然后下城墙,打开城门。

   只有打开城门,放后面的大军进入,才能杀进城内。

   也只有杀进城内,才能有机会彻底收复太原城。

   十一月初的晌午,其实还是有一些闷热的,就算是浓烟挡住了太阳,可是在强烈的运动之下,人也会出汗。

   特别是穿着衣袍,又有铠甲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怎么透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