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第一百零六章 忠王李兴

  第350章 忠王李兴

   忠王李兴钓完鱼回家,偶遇一老农做饭,便要了几个红薯吃。当天晚上,李王爷派士兵给老农送去一布包。老农打开一看,顿时瞪大双眼,竟是整整100银票!

   当时的忠王李兴,正住在贵州修文县阳明洞。由于地方偏僻,不容易出行,他在这里十分无聊,每天便到村子附近的小溪和水塘里钓鱼。

   李兴人老了,爱好颇多,钓鱼便是其中之一。为了缓解郁闷的心情,他每天背着鱼竿鱼篓,在水边一坐就是一整天。

   当然是有心事,就是儿子李二愣。他主要钓鱼的地方,一个是紧挨着阳明洞的阳明河,另一个便是一个叫谌家麻窝的天然鱼塘。

   这天,忠王来到了谌家麻窝钓鱼,可等了半天,鱼不上钩就算了,竟然连一个钓友都没有。

   他十分郁闷,便问陪伴自己的护卫队,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附近连人都没有?

   护卫队长含混地说:“这儿本来人就不多,而且没人您不是更清净嘛。”

   忠王人老不傻,一听就知道,护卫队长在撒谎,顿时发了火,“村里人这么多,怎么会没人来?是不是你不让他们来?”

   护卫队长吓坏了,赶紧道歉,“这都是为了您的安全,才不让其他人靠近的。”

   可这个解释,让忠王李兴更气了:“我一个大男人,谁会对我怎么样?”护卫队长连连请罪,说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果然,接下来几天,忠王李兴来钓鱼,真的能看到几个志同道合的钓友,还能与他侃上几句,互相切磋钓鱼的技法,这让老爷子终于露出了笑脸。

   可忠王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这几个人,都是护卫队找本地县长,故意安排的,压根就不是村民,只不过是陪演戏罢了!

   好在这出戏演得还不错,忠王李兴连这几日钓鱼钓爽了,心情大好,这天,钓鱼的时间有些长,回家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

   他一边哼着歌一边走,如往常一般,路过了村民李三家。

   此时,李三的家里刚飘起炊烟,一股香味儿飘出来,忠王李兴动动鼻子,肚子顿时“咕噜”地叫了一声。忍不住朝院子里看去,发现李三正在火堆旁烤什么东西。

   李三虽然不认识忠王李兴,但看他气度不凡,身边还有个勤务兵,连忙起来招呼:“您赏光来吃点吧。”

   忠王李兴也不推辞,和勤务兵走进去坐下。可没想到,李三家晚饭吃的不是大米白饭,而是烤红薯。

   李三从火堆里扒拉出几个红薯,递给他们,谁知,忠王李兴和勤务兵,却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接。

   李三见状,赶紧拿起一个红薯,大啃了一口:“这是红薯,可好吃了,没有毒的。”

   忠王李兴和勤务兵放下心,也跟着大口吃起来。这红薯果然香甜无比,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一个,忍不住咂吧一下嘴。

   李三赶紧又给他递一个,护卫队员连连道谢:“麻烦您了,老乡,给我一个小的就行。”没好意思要大个的红薯。

   这时,一个小孩儿凑到了过来,忠王李兴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这孩子真可爱,多大了,念书了没有?”

   李三顿时有些羞愧,不好意思地说:“如今的世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钱让娃念书呦!”

   忠王李兴追问:“一个孩子读书要多少学费?”

   李三叹口气:“以前的白莲小学,一个人要10块。但现在钱都不管用了,都要交凭证,一个月就要5升米来换,还需要找熟人才行。”

   看着李三家简陋的房屋,忠王李兴心里五味杂陈,问小男孩:“你想读书吗?”

   孩子怯生生地点点头:“想,可吃饱饭更重要,今天吃的,已经是我们明天的晌午饭了。”

   李三赶紧让孩子住口,可这句话已经被听见,忠王李兴沉默良久,便起身道别。

   李三一脸地歉意:“小孩子不懂事,我只用几个红薯招待,怠慢先生了。”

   “没有没有,今天的红薯很好吃,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回去后,忠王李兴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他虽然最近没事在这里玩,但还能钓鱼度日,虚度光阴。

   可一想到那些不能读书的孩子,想到李三一家三餐都难以温饱,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晚,他便让勤务兵,将一个布包送去李三家。

   勤务兵见到李三后,赶紧将布包塞到了李三手里。

   “这是我们先生让我给你的,感谢您的招待。”说罢,不等李三拒绝,扭头就跑了。

   李三拿着钱正要往前追,可勤务兵却早已没了踪影。

   当晚,李三打开了布包,顿时瞪大双眼。这里面放的可不是什么小钱,而是整整100银票!

   这笔钱不仅能给孩子读书,甚至能让家里过上好一段舒坦日子。

   身处逆境,虽然不能自救,却依然没有忘记帮助他人。

   忠王李兴是心中苦闷,还能通过钓鱼舒缓心情,自得其乐。可李三一家,却还在每天苦恼能否吃饱穿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