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第四章 成都白马军的行动

  第252章 成都白马军的行动

   成都白马军指挥使刘继到达后,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一日,在办公处中批阅奏章,忽然有一股香气传过来,闻到香味后,顿生淫欲之想,他觉察到不对,便问这香气是从哪里来的。

   卫兵说:“按照惯例,办公的地方的地方,都要燃烧这种香。”

   刘继也是刘家大院出身,跟随种花王刘洋走南串北,有见世。一听觉得不对,觉得这可能是成都当地人的阴谋,很多大明的官员都是因沉迷女色而荒废了政务,最后是弄得天下民不聊生,才有了今日的烂摊摊。种花家才能从草原崛起。

   其实他猜的没错,这个香就是金刀王家命人制造出来“迷魂香”,可以让人心浮气躁,欲望大发,从而沉迷女色而不能自拔。

   王家也是想借此让刘继沉沦在成都府里,而王家就可独掌成都大权了。

   但刘继能做了指挥官不是傻子,识破了他的诡计,命人撤去了“迷魂香”,坐在办公桌后,又回想起自己来成都的经过。

   这一年八月,刘十二来到成都府,自以来,就一直沉迷女色,不近普通人,所有事都交给了当地人打理。

   而刘十二很快荒淫无度去世之后,成都白马军面临群龙无首的尴尬境界,没办法,年仅17岁的刘继被种花王亲自提拔,从一个普通近卫,成为成都府指挥使。

   可这个位并不怎么华丽,而是个烂摊子。此时的成都府,面临着内忧的局面,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一方面是天灾不断,地区半年干旱,连一场雨都没下过,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往外地。

   据成都的记载,从成都向附近省份逃离的官道上,有许多人饿死、渴死、累死,尸横遍野哀嚎不断。

   为了一口粮食,不少人卖儿卖女,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加上官府赈灾不力,不少地方民变四起,不少地区出现了兵变。

   而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虎视眈眈的外敌入侵,彼时,在西南的少数民族起兵发难,不断蚕食四川的城池。

   为了镇压,四川守备军把大量的军队调往了高原,大部分的税收和钱财也都用在了打仗上,成都空虚,危如累卵。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安府倡导节俭,太子刘强并且以身作则,龙袍破了就拿去缝补,自己每日的吃食也缩减到八个菜,减少宫中和丫鬟的数量,大部分被遣散出宫,还免去了逢年过节的大部分费用。

   因此,自从刘继来到成都后,就一心扑在了成都的政务上,夜以继日地找办法,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

   为了专心从政,他还摒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他当然还没老婆,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办公里。

   因此,对于当地金刀王家这样的行为,早就痛恨至极了,却奈何种花家有要求,不能随便杀人,一时间没有什么办法除掉。

   这天晚上,刘继召集手下商议大事,却突然闻到一阵异香,便命令秉烛巡视,寻找这香味的来源。

   不一会儿,就有人发现指挥部的一角有微弱的火星亮,再一看,这里有一个小洞,香气就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刘继走上前去,从小洞往进一看,看到一位下人,手里拿着香睡着了,于是,赶忙召集人把这面墙拆掉,抓住了藏在里面的人。

   通过拷打询问才得知,这位下人是奉了金刀王家的命令,让他到这里点着手里的香,至于这个香是用来干什么的,不得而知。

   刘继听完说的话,想起来之前在办公室闻到的香味,心想又是“迷魂香”在作怪,这个王家的人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小人,终于下定决心要除掉金刀王家。

   于是,在平日里,表面上对金刀王家十分的信任,尽力安抚。

   暗地里,联络了许多对金刀王家不满、甚至有仇的当地绿林好汉和地主豪绅,又下令将金刀王家的手下派到城外。

   有人监视白马军的一举一动,金刀王家有些慌了,便决定试探一下,他安排自己的人上书弹劾自己,看看会不会真的下手。

   没想到,白马军立马就罢免了金刀王家在成都的官位,而一呼百应,全都附和白马军的决定,并纷纷上书弹劾金刀王家及其党羽,最终让王家走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为了保住性命,金刀王家老大称病辞官,白马军同意了,并把他发配都江堰安置。

   结果,在去往都江堰的路上,金刀王家带领了几千当地人,白马军以谋反的罪名又下令把王家全部抓回来,得到消息后,王家老大自知难逃一死,索性上吊自杀。

   关于成都的变动,种花家的情报总结很少几个字,但是种花皇帝刘洋听说了金刀王家后,完全是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一名句的启示与鼓舞,是由一种愈益清晰而强烈的内心愿望所使然。

   他对袁芳说,对于一个意欲在学术沃土上有所耕耘、有所收获的人来说,守住宁静本身应该成为一种自律和追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