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第四十八章 采矿去察哈尔部落招人

  发行的货币不够用了,刘洋简直目瞪口呆。

   在李岩的带领下,种花王刘洋沿一条山脉走了约十里。这是一座土黄色的山脉,裸露在外,有铜矿石和银矿石。

   左边是一条河流,叫做大凌河,直接注入渤海。河宽三十丈左右,由于这里是上游,河水不深,只能行小船。

   刘洋马鞭一指河流,问宋三郎道:“这条河,离海有多远,能行船吗?”

   “回禀王爷,离海有几百里,出了这条山谷,再向前走几十里便是义州,从义州到海就不远了。”

   说到这里,宋三郎拾起一块石头,敲了一下,递给种花王。笑道:

   “小时候听我老爹说,他们就喜欢来这里拾金子,其实就是捡铜块,殿下,这就是一块天然铜。”

   刘洋接过铜块,沉甸甸的,呈黄红色,是一块天然铜,品质感觉挺不错。

   李岩问道:“这样的铜矿石能采多久?”

   “以前河滩上遍地都是,但拣的人多了,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山上还有,估计采个几十年问题不大。”

   刘洋抬头向山顶望去,心中暗暗忖道,这座巨大的山脉可以采上几十年。这产量完全能满足种花家铸币需要,他心中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们来到了一座搭建的采石场前,二十几名冶炼匠人正在忙碌,他们的任务是冶炼矿石,查看矿石的含铜量和含银量。

   刘洋翻身下马,走近菜石场。几名装备处的人在比比划划,说讨论挺激烈。为首之人正是常春和徐大,徐大既然担任了装备处老大,寻矿冶炼也在他的管辖范围。

   徐大看到种花王,连忙带领其他人上前躬身施礼,参见种花王殿下。

   “各位幸苦了!”

   刘洋笑了笑,让他们跟着,看炉子冶炼矿石,便笑问道:“可有炼成品?”

   “有。”

   徐大连忙掀开旁边一幅油布,只见油布下,码放着十几块银锭和铜锭。刘洋走向前,随手拾起一块银锭,只是一块粗银锭,还需要继续精炼。

   徐大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道:“这一带矿石的品相高,冶炼匠都说罕见。难怪叫做宝山。果然名不虚传。”

   喜悦之情也从刘洋心中升起,他仿佛看见了银锭和铜锭运至归化城,货币开始丰富起来。天下资源都源源不断流到种花家,国力愈加强盛。

   这座宝山或许就是种花家走向强盛的转折点,刘洋很清楚,拥有货币,意味着什么。

   尽管欣喜万分,刘洋还是克制住了激动,对大家道:

   “还是要多做试验,尽量在各处选矿冶炼,确定真正的富矿位置。”

   “殿下请放心。下官一定会妥善处理。”

   刘洋点点头,又回头对徐大道:“留两千士兵和一千旗兵给你指挥,尽快在山下修建仓库,我希望十天之内,修建完成,届时归化城的刘氏商行就会到来,可以装载第一批矿石。”

   “卑职一定会办好。只是矿工还没有着落,第一次可以由士兵代替,但以后呢?”

   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刘洋沉思片刻便令道:“去察哈尔部落。”

   禁卫军护卫着刘洋,风驰电掣般,向十几里外的,察哈尔部落奔去。

   刘洋率亲兵,狂风般地冲进察哈尔部落。房屋破旧低矮,道路夯得不实,骑兵奔过,漫天尘土飞扬。

   最好的建筑是王强的住所,房子挨在一起,换上了大明的日月旗。你没看错,刘洋的种花家还是用日月旗。

   刘洋的战马停下,随即吩咐人,去把察哈尔部落首领一起叫来。

   有人飞奔而去,这时,王强也闻讯出来了,他当然认识种花王。

   王强认出了种花王,吓得他慌忙上前躬身施礼。

   刘洋也认出了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是你,老弟,别来无恙啊。”

   王强苦笑一声,“殿下,我们有三四年没见,殿下雄姿依旧,风采不减当年。”

   刘洋呵呵笑了起来,“你也不错,越来越年轻,今天有事情和你们开会,把人都找来,我有事说。”

   “卑职明白,殿下请随我来。”

   王强将刘洋请进议事厅,不多时部落首领们赶来了。

   十几名部落首领,一个个表情颇为紧张。毕竟是种花王和他们这些底层开会,种花王可是转世圣公,神仙人物。

   刘洋坐在主位上,他感觉到了众人的紧张,便摆摆手笑道:“大家自然一点,你们做的不错,我来是夸你们的。”

   这个话让众人脸上都露出一丝苦笑。

   刘洋又对王强道:“先说一说这里的人口和粮食情况。”

   王强站起身道:“殿下,目前共有人口五千户,约三万人,大多住在河边,这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高,也只是勉强够供应旗兵用。”

   才三万余人,刘洋沉思片刻问道:“有多少青壮,我是指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

   王强施礼道:“两个月前卑职刚刚统计过,青壮大约有九千五百余人。”

   这个人数令刘洋微微有些失望,他便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已决定全力开掘宝山的铜矿和银矿,但矿工不足,所以打算招募矿工,大家看一看,最多可以招募到多少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