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

第四十七章 钢铁时代要到来了

  第192章 钢铁时代要到来了

   烧结球,烧结是烧结,球是球,两种东西。烧结是指烧结矿,球是指球团矿,两者都是高炉炼铁的原料。就单体而言烧结矿单纯在煤气下有的1500多度可以滴落铁液,有的不行,球团一般1400度可以。

   但是要想炼铁就要把烧结矿和球团矿混合起来,因为它俩的杂质一个是碱性的一个是酸性的,需要酸碱中和形成熔点最低的炉渣,炉渣熔化了,剩下的铁也滴落了。

   一般高炉就是这样把碱性烧结矿和酸性球团矿加入高炉在1200度就可以软化收缩,在1450多度可以良好的实现渣铁分离,炼出铁来。但是为了保证高炉正常运行一般出铁温度都在1500度左右。

   炼铁的原理(怎样从铁矿石中炼出铁)用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铁。铁氧化物(Fe2O3、Fe3O4、FeO)+还原剂(C、CO、H2)铁(Fe。

   炼铁的方法有很多,(1)直接还原法,也是非高炉炼铁法。(2)高炉炼铁法。

   高炉炼铁的原料及其作用,需要铁矿石,一般烧结矿或者球团矿提供铁元素。冶炼一吨铁大约需要1.5—2吨矿石。

   再就是焦碳,冶炼一吨铁大约需要500Kg焦炭。焦炭不仅提供热量,还提供还原剂作料柱的骨架。

   还有熔剂,也就是石灰石、白云石、萤石。这些添加剂可以使炉渣熔化为液体,去除有害元素硫。

   最后空气也为焦碳燃烧提供氧。炉火温度在500℃以下时,炉火呈暗黑色。升至700℃时变成紫红色,再升到800~900℃时火焰由红变黄。1200℃时火焰发亮并逐渐变白,升至3000℃时,炉火呈明亮的白色,即所谓“白热化”。温度超过3000℃,火焰就会变成蓝色,这是燃烧的温度最高阶段,即“炉火纯青”。

   古代炼铁炼铜,温度都要超过1000度,古代甚至能够到达1700度,可以说古代炼铁炼铜的技术在当时是一流顶级技术了。

   下面说下淬火,也就是理论上的第一介质淬火。把烧到温度的工件往水或油里一滋,就可以。

   第二是双液淬火。用不同的液体淬火,綦毋怀文在造宿铁刀时,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就是盐淬、油淬的双液淬火。这种淬火产品,硬度合格还是其耐磨和弹性也很好。

   第三就是敷土烧刃了。技术本质上还是单一介质淬火,工件外不需要淬火的部位加了含碳泥土进行包裹,需要淬火的部位一般有一层薄的膏剂,通常含有大量的碳氮成分,等膏剂干后,进行淬火。这种做法在唐时还有,之后失传。日本则一直保持了下来。

   所谓过去技术落后,其实那是你不懂真正历史,古代人连打铁都可以,不过温度达不到2000度。

   古代人即使利用风箱、木炭等冶炼工具,也没有办法让铁的温度达到2000度左右,因为冶炼的技术还是有限的,特别是增加氧气含量。用燃烧木炭的方法才能使铁的温度达到1200度,这几乎是当时能够达到的最高工艺温度。

   但是冶炼生铁的技术要求铁是处于液态的,可当时所能达到的1200度工艺温度却不能使纯铁变为液态,因为铁的熔点使1535度。但是古代人们利用聪明才智,在铁中溶入硫、磷、硅、锰等溶料特别是加入碳以后,可以使熔点降至1150度左右,只要选取了适当的器皿和工艺,就可以得到液态生铁。

   从使用工具的料质角度进行历史分期,人类首先进入的是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只使用那些经过简单加工就能够应用的材料,如兽骨、石块和木头等。

   除了少量的铁质陨石和小块天然黄金外,人们最早认识的金属是铜。很可能是人们无意中用含有铜矿物的石头搭建炉灶烧火,由于铜的熔点低,熔化后的铜金属留在灰烬中被人们发现。

   这些新物质不同于石器,打磨后会发出诱人的光泽,而且可捶打成薄片和其他形状,适于做装饰品。后来人们又发现铜经过加工可制成切削工具,切割坚硬的物体时锋刃只会变形而不易破损,比石刀、石斧强很多。在古埃及与西亚两河流域,铜器开始得到大量使用。

   但是,用纯铜制成的工具和武器不够锋利和牢固,不过人们很快发现,在冶炼铜矿石时混入一定量的锡,制成的青铜则远比纯铜硬得多。还是古埃及与西亚地区最早进入青铜时代。

   由于铁的熔点为1150℃,比铜高很多,木柴燃烧的温度很难使铁矿石熔化,直到在两河流域才首先出现冶炼生铁技术。

   位于小亚细亚的赫梯人是第一个使用铁制武器的民族,他们征服了附近使用青铜武器的其他民族。与此同时,使用铁制武器的多利安人入侵希腊,打败使用青铜武器的原住民,把铁器传入欧洲。

   中世纪时,欧洲冶金工匠采用一种能够获得较高温度的熔铁炉,熔融后的铁水灌入铸模,成为铸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