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阳记之谶璞

第一百二十四章 金犁来访

大阳记之谶璞 征铭 1850 2024-05-30 14:44

  四六八年初夏,金耒之子金犁继任官大夫爵位。

   这一招,秦君一箭三雕。自从军队普遍配备铜质长剑,金氏在朝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此刻重用金犁,其一,可暂时稳住金氏,确保郑邑防卫;其二,缓和公族与几大世族的矛盾,让世族子弟看到继承爵位的希望;其三,加剧金氏与新兴势力的隔阂。对于重用金犁的理由,坊间传闻层出不穷。

   对于金犁,他的任务同样艰巨,作为金氏在朝中的支柱,必须为家族找到盟友。他首先想到了交漪,这个劳烦父亲亲自登门的人物,这个朝中同僚有口皆碑的贤臣,这个就连君上都曾夸赞的赵氏新星。

   于是,就在继任爵位仅仅三日后,金犁携礼拜访。

   “官大夫亲自到访,深感惶恐。本应由在下登门贺喜才是。”

   “你我兄弟,何必如此生分。再者说,哪有喜呀,你又不是不明白。”

   “官大夫直言不讳,在下受宠若惊。兄长有何难处,弟必赴汤蹈火。”

   “这次来呢,只是叙旧,不谈公事。咱们有多少年没见了?”

   “十八年了。最后一面是我刚刚断臂不久,兄长来探望。”

   “是啊,我当时看着你,心里真是难受。从此,大秦少一良将啊。”

   “兄长过誉了。”

   “哪里会想到,一位勇将遭遇大难,竟能成为少司寇,应该恭喜你才对啊。”

   “弟能有今日,皆始于郑邑,多亏了族长大人的帮助,还有长老大人的提携。”

   “是你自己干得出色。没有你,善明氏岂能有今日?朝中皆言,‘漪颇有吏干之才呀’。”

   “身为秦人,自当竭力。”

   “去年,太史儋来到了大秦,你知道吧。”

   “弟未曾听闻。”

   “我也只知,太史对君上讲的一句话。‘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年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周与秦原本是一家?”

   “或许吧,后稷因为有功,被舜赐姓姬,伯益同样因功,被舜赐姓嬴,这样周与秦的始祖皆是舜的得力帮手,造福天下。”

   “太史所指的霸王是谁?”

   “应该就是指君上吧,我猜太史是希望君上不要像其他诸侯那样僭越篡权,而要统领天下诸侯一起尊奉周王。”

   “太史博学,大秦称霸有望了。”

   “我们都要尽心才是。”

   “谨遵教诲。”

   “弟在司寇府可否顺心?”

   “还好。谢兄长关心。”

   “弟应该知道,司寇大人——”

   “在下明白,若司寇大人问起,下官只道是公务。”

   “好。还有啊,司寇大人位高权重,深受君上赏识,不过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弟会留意的。”

   “好好,弟非金氏,胜似金氏呀。父亲曾讲,金氏定会确保五大夫安全,我今日同样向你承诺。”

   “谢兄长。”

   “弟可曾与父联系?”金犁露出关心的神情,眼睛急眨了两下。

   交漪深深叹了口气:“唉,母亲日夜思念,可惜我并不知晓父亲所在。不孝啊。”

   “五大夫的事,我略知一二。倘若大人归来,金氏定会设法弥补。”

   “我替母亲感谢族长大人,感谢官大夫。”交漪立即起身,长揖及地。

   “关于那柄蛇首短剑呢,兄实在惭愧。不过你放心,族长已发动全族,定会助弟复仇。”

   “谢兄长。族长大人做得已经够多了,特别是对老族长——,弟心里有愧。”

   “不必挂心,族长大人这样做也是为了全族。他是不得已啊。”

   “兄长放心,弟定与金氏一条心。”

   “好,好啊。最后,兄以圣公之誓谏之。”

   “请讲。”

   “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弗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谨记于心。”

   金犁离府后,交漪取出那柄短剑,猛刺了两下。喃喃自语道:“这个家伙,到底打什么主意?恐怕有了线索,也会等到关键时刻再说吧。”

   次日,交漪备下厚礼,亲自送至官大夫府上。

  喜欢大阳记之谶璞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阳记之谶璞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