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成了皇长孙

第二十四章 可怕的后果

  朱元璋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一种官职,胥吏。

   脸色一变,不可置信地看向孙儿,难道英儿的意思是让他们去做衙门里的小吏?!

   “明白了吗?爷爷,很简单吧!”

   衙门怎么了?那可已经算是基层公务员了,吃国家饭,端铁饭碗,手里还有一点小权利,怎么想都是一个好去处啊。

   “这样是不是不好。”

   朱元璋脸色很不好,因为娼优皂吏永为贱籍就是他亲自下令的,这些读书人能接受才怪。

   朱元璋也算是历史上第一个对胥吏下手的皇帝了。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元代的胥吏之患对他的影响太大。

   皇帝高高在上,各地的府衙天高皇帝远,时间一长自然也就成了当地的土皇帝。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虽说有些夸张,但是不能否认这些基层官员在老百姓身上搜刮油水是很容易的。

   比如明后期时每年丰收之后农户们上交赋粮时,百姓们本应上交一百斤粮食,但会带上一百二十斤。

   这是为什么?因为“淋尖踢斛”。

   老百姓交粮的时候,倒满一斛粮食,这时旁边有一位称量官,上来要踢上一脚,洒出来的米就是损耗。

   这部分粮食不算你交给国家的,而是要被各级官吏中饱私囊。

   一个简单的粮食都有这样那样的把戏,赋银方面能做的小心思那就更多了。

   因为官银与民间使用的钱银成色不同,每次官府收上来的银子都要经过一道提炼的工序。

   所以有的地方就会让百姓多交一些,又在上报户部的时候写明有一笔损耗。

   这左右这么一捣鼓,各级官吏这个中间商就往自己怀里揽了不少的银钱。

   所以,为了不让大明沦落到这个境地,朱元璋一上位就颁布了一个永为奴籍的规定。

   可是,大明也就经历了朱元璋这么一朝清廉,后期的胥吏之患比元代有过之而无不及,直至张居正变法。

   “爷爷,虽然您的想法孙儿觉得很对,但是你这个命令是错误的。”

   放下手里打磨的滑轮,朱雄英很是严厉地盯着朱元璋,态度很是正经。

   “错误的?!”

   朱元璋有些生气,自己可是帝王,一言九鼎,金口玉言的,怎么可能会错?!

   “没错,爷爷,你的这个命令并不能缓解胥吏之患,反而是会加快并加剧这种情况的发生。”

   “怎么说?”

   就爷孙两人,朱元璋也不在意自己的面子。

   反正孙子也是自己的后代子孙,一代比一代强不是应该的吗?这样自己的大明也能越来越强大。

   “爷爷,我问您个问题,您要是一个胥吏,听说皇帝下令胥吏永为奴籍,你的子孙以后就算是读书也不能科举,只能跟您一样成为一个小吏,您会怎么做?”

   都说莫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没有经历过他人的绝望,那你就不能理解他人的做法。

   朱雄英为了让朱元璋设身处地地去理解那些小吏们的心理,直接大胆地以他为例。

   “会怎么办,会怎么办!”

   朱元璋低声喃喃,好似明白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

   “对,在我们彻底地断掉这些人的上进之路之后,他们以后改换门庭的希望也就没有了。

   既然前途没有了,那就只能追求钱途了,他们会更加变本加厉。”

   “他们,他们怎敢?!”

   朱元璋被孙儿的设想给吓的浑身一激灵,之前的胥吏已经够可恶了,要是再变本加厉的话,百姓们还活不活了?!

   “怎么不敢?”

   朱雄英耻笑两声,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怕,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一方的土皇帝了。

   本来科举改换门庭的美好愿望还会让他们为了子孙后代有所忌惮。

   可现在科举被阻,他们自然而然也就开始专心经营自己的事业,为了子孙后代铺路。

   他们会想尽办法跟其他胥吏一起勾结,彼此之间交织的关系网会在衙门之中变得错综复杂。

   甚至因为阶级的关系,他们会彼此通婚,最终抱团取暖,形成一个不弱于大族的庞大关系网。

   在强硬的国家政策下,不需要百年,只需要三代。

   这些胥吏因为没有别的晋升之路,所以就会尽全力为自家谋利的事情上。

   久而久之,这些基层的胥吏就会在朝廷与百姓之间隔出一层厚厚的中间层,使得朝堂听不到百姓的声音,百姓得不到朝堂的管理。

   物极必反,尽全力进行打击是不可取的。

   朱元璋脸色趋黑,看来经过孙儿的假设,他也是被自己当初的决定给蠢哭了。

   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没一个官员出来阻拦一下自己,都是废物,一群吃白食的废物!!

   朱元璋对自己的那些大臣真的是很失望,番邦之害在前,政策漏洞在后,这些人难道不想大明昌盛久存?

   眼睛微眯

   “爷爷,你也别怪那些人,就你刚登基时的脾气,就算是有人看出来了,为了自己的小命你觉得他们敢说吗?”

   历史上,朱元璋刚登基,可是对官场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肃清运动”。

   因为他出生百姓,看多了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欺辱剥削,登基之后就相当痛恨那些贪官污吏

   更是发下了要重振法度,但凡遇到有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的,定斩不饶的誓言。

   前前后后,就杀了好几万官员,其中还不乏开国功臣。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朝臣又不是傻子,在朱元璋的威严之下,只能是皇上说啥就是啥。

   也就是几年后戾气少了很多,那些御史言官才有了用武之处,结果朱元璋又觉得丞相的权利太大,忍了几年就给废了。

   当真可以算是一言不合就掀桌的典范了。

   “那现在怎么办?总不好朝令夕改吧。”

   现在朝堂还掌握在自己手里,那是因为自己杀的他们都怕了。

   可以后呢,一旦自己不在,大明朝经过几代,帝王威仪一定会有所衰减,再加上这股被自己打压的底层势力。

   真到那时候,大明朝还是大明朝吗?皇帝怕不是成了傀儡。

  喜欢大明:我成了皇长孙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明:我成了皇长孙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