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成了皇长孙

第二百零五章

  那些个士绅,挣钱本就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

   赵德汉这种奇葩,想来也不会很多。

   就算是高门大院,但按这些人的享乐程度,府里的奴才肯定不会少,这人一多,难免的人多口杂。

   就算是一个个被训练的闭口不谈,那那么多的人,总归是要吃饭穿衣的吧,这么大的物资来来往往,就算是平民百姓那也是能看出问题的,更别说对于刺探消息很是擅长的锦衣卫了。

   不说将这些人每天都穿什么里衣都记录下来,但府里的私库、银库,府中的摆设、吃食等级那不过也就是一件小事。

   朱雄英的这简简单单的一段话,很快就将君臣二人给震惊在了原地。

   要是没有朱雄英的方法,他们还真没想到,原来还能这么做?

   当真是杀人诛心的很。

   这些人官员,哪一个不是趁着自己手中还有实权不断地给自己捞好处,这真的要被皇上盯上,每天粗茶淡饭,粗布麻衣的,就算是这些大人能忍得了,后院之中的那些女人可受不了。

   哦,对了,还要统计一下这些人后院中的女人有多少,要真的是没钱上税,却养了一群女人的,鬼都知道这其中肯定是有猫腻。

   朱雄英很是得意,这个方法那可是朱雄英在看过大清康熙国库空虚,四子雍正帝得罪了多少人这才将欠国库的钱讨回来的时候朱雄英想到的。

   要不是雍正帝还算是一个很有利的皇位竞争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户部官员的话,这个撕破脸皮的办法绝对会有奇效。

   可没想到,朱雄英这个办法没用到大清上,反而是用到了大明征收税务一事上。

   “好,好办法!”

   之前虽下达了等级征税的政策,但朱元璋始终很是担心,要是下面这些人真的不要脸地在朝堂哭穷怎么办,真没想到原来还有这种应对之法,就是皇家不能出面,看来自己应该推出一个敢于直言的清官出来。

   想着想着,朱元璋的目光就看向了在一旁呆愣的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一部之首,有实权有名望,再加上周太傅这位大儒,想来应该可以。

   当然,周太傅朱元璋并不会让他担任在前冲锋的位置,而是要在私下里表态,不要让那些真正的士族们借刀杀人,让那些声名在外的大儒们成为声讨老朱家的矛头。

   吏部尚书还不知道,就因为自己现在还在这里,自己竟然就被皇上给盯上了,彻底地上了‘贼船’,还是轻易下不了的那种。

   “有这个办法在,确实可以发展商业,但农业该怎么办,现在大明就算是全部下地耕种,大明的土地都种不过来,要是再分出一部分出来去经营生意,那大明空闲下来的土地岂不是更多?”

   既然没有了后顾之忧,朱元璋自然希望大明也与宋代的经济一样强盛。

   毕竟,谁也不会跟钱有仇不是。

   可除了这个担心,朱元璋还有其他的担心,那就是人手。

   虽然朱雄英说了两百年之后大明会因为激增的人口太多超过土地最大承载数,最终因为百姓们吃不饱而发生战乱,最终覆灭。

   但现在大明还没有那么多人,可土地那么多,要是百姓不去种植,那五百年的小冰期可要怎么度过?

   想来想去,朱元璋还是觉得,接下来的五百年小冰期才是大明真正要面对的困境。

   “自然是要想办法提高生产力!现在这种埋头苦干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完全就是在卖苦力,笨办法!”

   “笨办法?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这会儿,吏部尚书也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了,就像他之前说的一样,农业乃国本,要是真不管不顾,那就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动摇国本,彻底将大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的误途。

   “当然是不能光靠人力,使用机械,只要我们能够实现农业机械化。那以前一个村子才能种完的土地,使用机械之后,一户人家就完全可以胜任。”

   朱雄英所描述的未来实在是太过光明,君臣两人目光灼灼,很是急切。

   “快说,是不是已经有图纸了?就跟那个纺车一样?”

   朱雄英一提,朱元璋很快就想到了在江南地区闹得沸沸扬扬的新型纺车,那个纺车不就是一个人可以生产二十多个人的布吗?

   有了新式纺车的珠玉在前,朱雄英现在再说什么,朱元璋都觉得有实现的可能。

   “知我者,爷爷也,喏,这就是改造版曲辕犁,还有这是畜力收割机的图纸,都是简单的结构,相信工部的那些匠人们肯定会,当然要是有什么不会的,也可以前来询问。”

   “不知这两张图纸有何用处?”

   看着图纸上的各类结构,吏部尚书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一时之间还真不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

   “自然是解放劳动力,让百姓们可以更加轻松。”

   “这样是不是不好,毕竟……”

   吏部尚书也是寒窗苦读,到处游历出来的,对于底层百姓的生活,虽然也觉得劳累,但终究还是觉得人民纯朴,勤劳朴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