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成了皇长孙

第二百一十七章

  唉,作为一个皇子,朱标活的战战兢兢也就算了,就连他的儿子朱雄英,那也不能出挑,不然就会成为朝堂百官的众矢之的。

   而天下之主朱元璋,那也算是一个伟大的君王,为了避免初代太子的悲哀,朱元璋早早就想到了一个分封制度,早早的将儿子们分封亲王,将皇子们早早的赶出权利中心,从根本上断绝皇子和朝臣们的幻想。

   虽然分封藩王有诸多危害,可不得不承认的是,能顺利继位的初代太子,唯有分封藩王的汉朝和晋朝。

   而所谓的藩王之患,等到朱标上位之后整治也就是了,不管是推恩令还是削藩令,只要朱标能顺利上位,想要整治藩王,那总是有办法的。

   就算是往最坏处想,封王以后,其他兄弟中的要是哪个犯浑,真在封地起兵造反,但以他远在封地的区区一点点兵,朱标坐拥天下,难道还压不住他不成?

   而朱元璋之所以这么放心,无非也就是因为朱标这个儿子对于兄弟仁慈,就算是以后有哪一个儿子犯浑,朱标也会留他们一条命,不会闹到手足相残的地步。

   但朱元璋不知道的是,朱标这个让他操心的儿子,竟然没有活到继任皇位的那一刻,早早的英年早逝了。

   要说朱元璋,那也算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了。

   自朱元璋成为这天下共主之后,如何让朱家天下千秋万载,就成了他最大的焦虑。

   为此,他倾尽全力,想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

   他请来了名儒,为皇子讲授四书五经。请来了名将,让皇子习武学艺。

   多年下来,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终于符合了朱元璋心目中的接班人人选。

   正当朱元璋自满之时,上苍却给他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

   皇太子朱标,三十八岁英年早逝。

   对于那时候已经六十五岁的朱元璋来说,丧子之痛极大地打击了他。

   他,还有时间培养下一个接班人吗?

   朱标倒是留下了几个儿子,嫡长子朱雄英九岁早夭,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顺位继承权也应该属于嫡次子朱允熥。

   然而,朱允熥不过十五岁,而当时的朝堂上,有蓝玉、冯胜等公侯。

   而朱允熥,乃是手握大权的凉国公蓝玉的外甥孙子。

   以朱允熥的年纪,显而易见,若是他在朱元璋大限之后坐上皇位,这朝堂必然会被外戚把控。

   所以,朱元璋将朱允炆的母亲册立为妃。

   只是,朱元璋知道,他这个皇孙朱允炆生性懦弱,没有主见。

   虽然他大可以将皇位传承给四皇子朱棣,然而,早年间,朱棣便因为残暴对待封地之中的百姓而被他多次责骂处罚过。

   一个对百姓残暴的皇子,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继承皇位的人选。

   朱元璋在这件事上犹豫许久,最后,也许是出于对皇太子的愧疚和补偿,他终究还是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了。

   为了让朱允炆能够坐稳皇位,朱元璋大举屠刀,屠戮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凉国公蓝玉。

   其他受到牵连被屠戮的,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一时间,可谓整个朝堂都被鲜血染红了,人头滚滚!

   可是,他必须得这么做。

   他死后,若是凉国公意图谋反,靠朱允炆,能够镇压住凉国公吗?

   对自己这个皇长孙的能力,他还是很清楚的。

   只是没想到,他不惜身后留下残暴之名,就为了这大明江山能够长久。

   没想到,大明的国祚还是只持续了两百多年。

   所以身为一代枭雄,但朱元璋却没有在后世人那里得到正面的评价。

   翻一下后世整个网络上的评价,整篇整篇的朱元璋生性多疑,手段残暴,无情冷酷。

   史学家们都说朱元璋为了加强集权,诬陷忠臣,屠灭胡惟庸三族,牵连一万五千人,又履行大狱,与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大多没落得一个好结果。

   在位期间,有几十家王公贵族死在你手上,共三万多人。

   大兴文字狱,因此被朱元璋诛杀的人,共计两万五千人。

   因此,朱元璋被称为历朝历代最大的刽子手。

   可后人不评前人事,谁也不想想,为什么朱元璋要这样做。

   他,究竟是为何杀这么多人的?

   可以说,他杀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大明,为了这天下,为了这天下百姓!

   他要是不杀这些王公贵族,那谁来杀?这些王公贵族要功劳有功劳,要军队有军队,难道等朱元璋的后代子孙来杀吗?朱元璋不杀的话,他们杀得了吗?

   数百家王公贵族,世袭罔替,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不出百年,这大明天下大半的土地,都要成他们的了!朱元璋能指望着,他们这些人世世代代都不欺压百姓吗?就连朱家人都不能保证,更何况是其他王公贵族。

   人心隔肚皮,自家亲人都管不住,朱元璋难道还要相信那些氏族?!

   文臣不臣者,杀!武将不驯者,杀!藩王不安者,杀!祸乱天下者,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