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之一步成诗

第六十七章 清凉江边

水浒之一步成诗 江上月光 2104 2024-05-30 14:44

  吴月娘双膝下面的蒲团极是崭新,既无跪拜的印痕,也未泛起毛边。

   看着就知道,纯粹是平日里少人跪拜所致。

   眼下吴月娘双手合十,双目紧闭,那张樱桃小嘴不停快速开闭着。

   虽然她未发出半点声音,但庞春梅在一旁看着就知道,此刻她语速奇快无比。

   庞春梅也能够猜想得到吴月娘究竟都在对佛祖说什么,近两年来,年景如此之差,家中买卖自是不大好做。

   若不是因着西门庆尚且还有点殷实家底,其实也不够他这么糟的,只怕是早就遣送些小厮丫鬟了。

   庞春梅牢牢站定在吴月娘身旁,朝着院内看去。

   只见此时苍穹里一派灰白,眨眼间竟飘起了雪花。

   寒风大作,枯枝飘摇。

   却也不知这雪花究竟是从天际间降下来的,亦或者还是从江边山外飘过来的。

   良久,又是良久,吴月娘猛然睁开双眼,转头看向庞春梅急问道:“莲花灯呢?”

   庞春梅一愣,道:“啊?莲花灯?方才在轿子里时,莲花灯不是一直都在夫人你的手里面吗?”

   吴月娘一番左顾右看,苦笑道:“都是家里面的糟心事给我搅的,记性都不好了,方才下轿之前莲花灯被我遗落在轿子里了。”

   于是庞春梅便去取莲花灯。

   迎春留下来伺候着吴月娘上香,几名轿夫将轿子停在报国寺外面安然等候。

   庞春梅走出去把莲花灯从轿里取来之后,便折身往回返。

   许是她走得太急了,不慎将怀中的菊花饼洒了一身。

   只得是一面快走一面整理,把双手弄得黏黏糊糊极是油腻。

   无奈之下,她只得是先行转道在报国寺院内的井边清洗双手。

   寺院内宽敞广大,占地巨大,庞春梅怀中抱着莲花灯在院内寻寻觅觅许久,这才走到井边。

   舀来一瓢水,双手用力在清水里揉搓。

   水已极凉,双手沾着这水便如刺骨般痛苦。

   庞春梅匆匆忙忙清洗了一番,将瓢扔下,拎着莲花灯向来时路上快步走去。

   此时苍穹里飘下来的雪花已甚是稠密,这倒也好,天寒地冻的时节里一旦是落了雪,反倒也没那么冷了。

   庞春梅在寺院内一路走一路看,走了大半晌,不止是没有回到大殿内,反倒是在原地兜兜转转老半天,死活也走不出去了!

   她心知自己迷了路,然而寺院内空无一人,任凭她如何放声叫嚷,都只是作无用之功。

   这张俏脸儿上立时便满脸窘色,将头低下来,手中的莲花灯和地上的积雪相映成趣,一同映入她眼帘。

   她心想:反正一时间也找不到这鬼地方的出口了,莫不如先去看看清凉江,落了雪的江面上,定然很美。

   她想到这一节,立刻便转身向南面行去。

   走了一会儿,转过一面照壁,站在石阶之上,整片清凉江尽收眼底。

   这条清凉江旧称古黄河,与报国寺某处院落相连。

   江水常年清澈见底,天气暖和时,有不少人挑着扁担铁桶来此取水。

   庞春梅清清楚楚看见,江面已然彻底冻结成冰,东南西北连成一片,片片大雪落在江面之上。

   她深吸一口气,这苦寒东风里夹杂着阵阵梅花幽香,令她很是有些兴致。

   她寻思着,既然都已来到清凉江了,最好还是亲自踏足清凉江边为好。

   倒是要好好畅想一番这天造地设一般的极美景色。

   她为不使莲花灯出现褶皱,在走下石阶之前,特地将莲花灯放在左手边第二排第三格的石阶上。

   借由其余五排共三十六格的石阶遮挡,风吹不到它也就是了。

   她将裙底轻轻挽起,一路从石阶之上走下去,快步走到江边,心中无限欢愉。

   定睛瞧着这早已冻结成冰了的江面,鹅毛大雪在天际苍穹里飘飘洒洒随风乱舞,不断落在江面上。

   眼前美景令她想起柳永的《雨霖铃》词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些词句,她不断在心中吟唱着。

   想到自己这些年来命运薄如蝉翼,尚且还那般年幼之时,父母便已双亡。

   被卖到西门庆府上做丫鬟,整日里侍奉着夫人,一年年一月月,岁月便这么在弹指之间过去了。

   心中突发感慨,一声声沉沉叹息。

   正是回头转身欲离开这清凉江边,忽见得莲花灯竟然不知所踪,她心中一震,慌忙着跑到石阶上。

   大脑已是一片空白,四下里来回寻觅着,心情愈发地紧张起来。

   倘若今日没了这莲花灯,吴月娘来报国寺烧香祈福,便是白白的走了一大遭。

   她正满心焦虑间,看见莲花灯竟是一路随风滚动,不停向东滚去,直至滚到一女子脚边。

   她登时花容失色,急声大喊:“小心!灯!我的灯!”

   快速迈开双脚,一路疾跑着朝那女子奔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