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第七章 闹事

  张巡将王三麻和刘大树唤到跟前,将他的处置告诉了两人。

   无非还是逢单逢双的事情。

   “青天大老爷,不是俺们要耍光棍,实在是缺水,浇灌不足,年底要减收成的,那时却改怎么缴纳皇粮。”

   他原本以为靠着跟县令的交情,三家村会得到格外的偏待。

   现在这样的结果,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

   但他还是想要争取一下,毕竟灌溉田地乃是头等大事。

   “此事无须再行议论。邢捕头这些时日,将会在此巡视,若是有人胆敢违反法令,定是重罚不饶。”张巡同时看向两位村长,继续说道,“但此等旱情,终究是迟延不得。本县意欲打造几口深井,以缓解用水的紧张情形。”

   王三麻、刘大树闻言,心中都是咯噔一下。

   县令此言何意?难道是要派发徭役?

   打井,自是个好事。

   只是两个村子向来穷苦,本无余钱,这等水渠还是前朝的县令所修。

   百余年的时间,两个村子全指着这条水渠过活。

   两个村子的村长,也曾想过打几口水井。

   但没有钱,终究也只是个空想。

   “青天大老爷,俺们村子担不起徭役啊。”王三麻登时跪在地上哭道。

   如今年岁不好,若是再有徭役,上流村怕是真要变成个荒村了。

   刘大树见状,亦忙跪在地上:“俺们村情愿少用些水,还请大老爷免了徭役吧。”

   若是少些水灌溉,粮食虽是减产不少,但总还是有着活命的机会。

   但若是有了徭役,就是九死一生了。

   张巡见两个老头如此形状,忍不住笑着摇头。

   这倒也怪不得他们,无非是杯弓蛇影罢了。

   “不过是打些水井而已,且是在你们村子地界,如何算是徭役?况且凡是上工之人,县里都会派发工钱,每人每天三个钱。”

   王三麻、刘大树闻言面面相觑,半信半疑。

   在二人的观念里,县令总不会说谎。

   只是参加徭役,竟然还发工钱?

   他们更是闻所未闻。

   至于打井,他们本心也是赞同的。毕竟多一口水井,他们便能够多垦一块田地,多养活一口人。

   苏落对于张巡将功劳揽在县里,并没有什么意见。

   打一口井,倒是容易,但对两个村子来说,用处却也并不甚大。

   他的想法是打上二十口井。

   这样的工程,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而苏落年纪小,人微言轻,也难以镇得住这些粗汉。

   这也是张巡的想法。

   以县里的名义,也能更加名正言顺。

   “好了,你们也不要在这儿跪着了。赶紧下去安排,三天之后,将工人名单交给邢捕头。”

   张巡将事情吩咐下,便起轿回了县衙。

   刘大树将苏落拉到一旁,轻声问道:“县老爷说的是真是假?”

   “大人亲口所言,岂能有假?”

   一场冲突倏然化解。

   而王三麻和刘大树,则各自聚了村里的耆老,商量工人的事情。

   毕竟每日三个钱,让谁去,不让谁去,总该是有个章程。

   否则闹将起来,反而坏事。

   照着常理,打一口井,少说也要五个人工,二十口井,最少也需要一百个人工。

   只是这些人工怕也不会全由三家村占了,对半分的话,也就是五十个人工。

   可村子里的男劳力,足有三百余人。

   这反倒是个难处了。

   刘大树与耆老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搞出个章程出来。

   “要不将小落喊来商量?他与县令相熟,从小也是个有主意的。”于是有人便提议道。

   刘大树闻言,登时在自己的脑门上拍了一下:“唉,倒是我糊涂了,怎么把他给忘了。”

   他便让自己的儿子去寻苏落。

   不一会儿的功夫,苏落便到了。

   “三叔您寻我?”

   “小落,先前县老爷的话,你也听见了。你可否跟县老爷求个情,将徭役都派发给咱村子里的人。”

   苏落闻言,心中暗笑。

   “三叔,您也知道,县尊大人向来是公正严明,不徇私情的。纵是我去求情,怕也只落下个白眼。”

   张巡在真源县做县令,已是有三年的时间。即便是山野村夫,也都晓得张巡铁面无私。

   “唉。”刘大树叹息道,“总共五十个工,该怎么分派下去?

   苏落闻言,方才知道他所忧虑的是这个事情。

   毕竟每人三个钱,对村人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钱财。

   如果分派不好,乡里乡亲,便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三叔,这件事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合不合适。”

   “小落,你有什么办法,快说来听听。”

   “其实不需要分派,轮流做工就是了。”

   “轮流做工?这倒是个好法子。”刘大树拍手称快。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心从来都是如此。

   “三叔,我还有个意见。在我那工坊里做工的亲属,便不要去赚这个工钱了。”

   苏落之所以出钱打井,也是存了救济乡人的念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