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的岳父是崇祯

第497章 养廉 shuhaige.net

  看着这道旨意,史可法和李岩开始琢磨了起来。

   此中深意何在?

   细看这份章程,对大明退休官员的待遇做了大幅度提升,总督每月为至龙元。

   巡抚为至龙元,布政使为5000至9000龙元,按察使为3000至8000龙元。

   其他各级属官,普遍在1000到3000龙元……

   这待遇真不低了!

   一下子,就把大明官员最头疼的养老问题解决了,这可真是大手笔呀,让史可法,李岩二人呆愣好半天。

   “这?”

   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善政。

   洛王殿下为什么要这么干,这就要说起大明悲催的官员俸禄,一个大明官员劳碌一生,按照大明的俸禄制度。

   基本上属于百干。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又要马儿跑的快,又不给马儿吃草,这不是逼着官员去贪污嘛?

   大明官员的俸禄低到什么程度呢?

   和唐代,宋代比一比就知道了,与唐宋相比,明代的俸禄标准低得离谱,唐代时一品月俸八千,另有职田,一品为六十顷。

   又有世俸钱,一品为二千贯。

   宋代的俸禄比唐代则更高,而明代的正一品月俸仅有八十七石,与唐宋相比较,简直连零头都不及!

   为啥会这样?

   因为制定俸禄的朱元璋没有学过经济学,他不明白货币是会贬值的道理,比方说嘉靖时期的海瑞。

   一个纯粹的清官,那日子基本都过不下去。

   海瑞得在自家院子里种菜养鸡,整日穿得破破烂烂,而且还养不起衙役,官府的衙役全由自己老仆兼职。

   更为传奇的是,海瑞做县令的时候,几年下来买过一次肉,然后全城轰动,奔走相告。

   传播海县令买肉的消息,这一事件甚至惊动了浙江总督胡宗宪。

   胡宗宪曾在开会的时候,与众多官僚玩笑,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这是多荒唐的一件事情?

   到了大明中兴元年,朝廷已经官员几次加过俸禄,基本上能养家糊口了,可官员的收入还是远低于一个普通的小商贩。

   在这种情况下,只靠信念,靠忠诚……

   也就三分钟热血,走不远的。

   “嗯。”

   史可法,李岩徐徐点头,大明走到了如今这一步,确实应该改善官员待遇了,还是殿下想的周到。

   除了建立官员退休基金。

   还有一道王命,是下令给官员发放养廉钱的……

   “嘶!”

   史老大人倒抽了一口凉气,陷入了沉思。

   “这……”

   他当年不知道,这养廉钱是是清朝特有的官员薪俸制度。

   谁发明的呢。

   雍正。

   要说在清朝那么多皇帝里头,唯一说的上英明神武的,也就这一位雍正皇帝了,他是真的想搞满汉融合。

   也是真的想治理好国家,算是清朝皇帝里的一个另类。

   可惜雍正一死……

   就没有然后了。

   可见家天下这事儿真的不靠谱。

   雍正推行养廉银子的本意,是想藉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并避免贪污事情发生。

   养廉银的来源来自地方火耗或税赋,因此视各地富庶与否,养廉银数额均有不同。

   一般来说,养廉银通常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

   实际上这叫什么,叫做绩效工资,你地方衙门干的好,财政盈余多就多拿俸禄,干的差就少拿,十分的公平合理。

   这么干行不行呢,在雍正朝是可行的。

   因为雍正皇帝除了给养廉银子,还高压反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很硬,直接造就了一个雍正盛世。

   是不是和后世很像?

   但是,到了好大喜功的乾隆朝,雍正皇帝留下的好底子就毁了。

   乾隆皇帝……

   这个一无是处的昏君,除了吹牛,在名人字画上乱盖印章,干的都是祸国殃民的事情。

   这货即位后,很快就把雍正的各项政策推翻了,不但就放松了对于官员的管理,且还重用贪官污吏。

   同时其自己也是奢侈无度。

   为了满足自己私欲,他更是鼓励官员上贡,上梁不正下梁歪,由此“养廉银”在此时,非当没有继续起到澄清吏治的作用。

   反而是成为了地方官和京官加速腐败的一根导火索,让百姓的生活是变得更加的苦不堪言。

   当然了。

   如今周世显把雍正皇帝那一套,一手给官员发养廉银,另一手通过情报机构对内高压反腐学过来了。

   自然是可行的。

   好的制度就是要学习。

   “嗯……”

   史可法若有所思,看了看手边两份王命。

   一份是下令裁撤旧官员,重用新派官员的,另一份是下令成立官员养老基金,发放养廉钱的。

   这一前,一后顺序不同,门道可就大了。

   “呵呵。”

   史老大人仰天长笑:“哈哈哈。”

   果然还得是你呀,周贤侄,他很快琢磨明白了,这叫打一板子,再给个甜枣,和先给个甜枣,再打板子,效果可就完全不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