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告诉刘备,我是穿越者

第三七八章 惊艳

  第377章 惊艳

   仅过一招,夏侯渊就知自己的战力远不如太史慈,但夏侯渊没敢收手。

   此时不出刀,迎来的将会是太史慈的铁戟。

   尤其是太史慈使用双戟,可见攻防一体,一旦夏侯渊不进攻了,那么就轮到太史慈反击。

   太史慈以一人顶二个的态势,夏侯渊绝对扛不住。

   太史慈凝眼,怒视夏侯渊,眼眸之中大绽精光,望着夏侯渊的刀锋,不禁喝道:

   “哼!米粒之珠,也胆敢学日月大放光华?找死!听好了,吾乃东莱太史慈,今日斩你立威。看戟!”

   戟如龙舞,双龙齐动,寒光闪闪。

   这一次,太史慈同样旧技重施,一戟打出去,朝着夏侯渊的大刀挥架而去,另一戟却是直刺夏侯渊的要害。

   喉咙!

   纵是身穿盔甲,也防护不到的地方。

   太史慈的铁戟,快如急风,眨眼之间已是刺到夏侯渊的眼帘底下。

   “铛!”

   大刀与铁戟又碰了一记。

   第二招!

   铁戟仍是铁戟,不动丝毫。

   而大刀则新裂开一个一指长的缺口,且刀刃已变卷,没那么锋利了。

   一样的结果。

   一流武将过招,反而没有花里花哨,大多短时间之内,几招就分出胜负。

   毕竟,缠斗只能拖延时间,谁赢谁输,交手第一招,两人心里就有底了。

   夏侯渊望着太史慈刺来的狂歌戟,魂儿都快吓没了,刚才被戳中左臂,只留下一道伤口,血流不止,但这一戟,若让太史慈刺瓷实了,夏侯渊百分百得嘎了。

   好在夏侯渊有急智,刚才那一刀,早就收了二成气力,故意等着太史慈将大刀震开。

   夏侯渊借了反震的气力,迅速回刀,把大刀的刀背一横,直接拦在脖子前面,来个一刀两用。

   “铛!”

   大刀像一块铁板,而铁戟犹如一把电钻,瞬间在大刀上面,钻出了一道半指深的戟痕。

   “呜呜,噗!”

   内伤了。

   夏侯渊没忍住,一口黑血,直接吐了出来,染红了面前,快要废损的大刀。

   夏侯渊心如死灰,手中的大刀已经握不住了,但夏侯渊仍死死地攒着大刀,没敢丢了刀。

   夏侯渊看着神色如旧,大气都不带喘的太史慈,紧皱的眉头,一张黑脸扭曲成了苦瓜状,内心思忖:

   “不能打了,再打下去,别说突围了,估计三五招,就得被这员小将刺死。真乃气人,打又打不过,逃又没处逃。天哪!”

   “算了,天无绝人之路,此路不通,太史慈贼猛,老子换一条道就是了,不与这贼子置气。”

   夏侯渊痛定思痛,决定不在太史慈这儿找不自在了,对方的武艺,明显在夏侯渊之上。

   这叫夏侯渊怎么打?

   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死拼,这是寻死之道。

   夏侯渊知道自己的优势,论跑路,太史慈总不能强过自己了吧?

   夏侯渊故意将大刀举起一晃,来个假动作,叫道:

   “太史慈,看刀!受死吧。”

   刀,并没有落下。

   夏侯渊说完,调转马头就跑,往另一个方向逃去。

   太史慈本来已经做好出戟抵挡的准备,然而下一秒,夏侯渊就溜了,还跑得贼快,完全没有任何受伤的迟滞,看得太史慈连连摇头。

   太史慈收起狂歌戟,取出长弓,却没有继续向夏侯渊放冷箭。

   因为,夏侯渊跑的方向,亦有一员大将在那里镇守。

   常山赵云赵子龙。

   太史慈甚至觉得夏侯渊真乃不识好歹,居然认为赵云比太史慈要弱?

   呵呵!

   去吧。

   待会儿,估计夏侯渊还得跑回来,当然,前提是夏侯渊能在赵云的长枪之下,活下来。

   太史慈默默地看戏,瞅着夏侯渊一头扎进赵云的五步之内。

   原本,赵云以为这一场大战,没自个什么事儿,毕竟太史慈的战力,赵云太清楚了。

   论单挑,夏侯渊不是太史慈的对手。

   太史慈这人,和典韦一样,同样的兵器,同样的打法,都是攻守兼备的武将,除非对方有三五人,或许能逼退太史慈。

   光夏侯渊一人?

   呸!

   不够,也不配。

   太史慈只比典韦略逊一筹,在气力、呼息和浑厚打法上,与典韦差了一分。

   可夏侯渊?

   顶多算是刚挤进一流武将的门槛,战力远没到太史慈、典韦的地步。

   赵云将龙胆亮银枪朝前,枪尖指向夏侯渊,挽了一个枪花,冷面白脸,搦战夏侯渊,叫道:

   “常山赵云赵子龙在此。”

   “贼将还不束手就缚?等死么?哼!吃本将一枪!”

   “百鸟朝凤!”

   赵云知道眼前的武将,乃是贼首曹操的亲族,夏侯渊夏侯妙才,但赵云没有放在眼里。

   刚才夏侯渊和太史慈的比斗,赵云看见了,太史慈的打法过于保守,换作赵云,现在的夏侯渊不死,也得残。

   长枪出阵,有如百鸟朝圣,鸟鸣枪吟。

   带着一阵快如闪电,肉眼都看不见的残影,疾刺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