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末:我成了满清死敌

第513章 恢复科举,孙镇拜见李毅

  第513章 恢复科举,孙镇拜见李毅

   李毅双手按在椅背上,心中既有踌躇满志,又有一种紧迫感:“本王既然坐在这个位子上,不会当尸位素餐之人,清虏如今仍旧占据北京,郑芝龙、孙可望等人也不听朝令,朝中诸事都倚仗各位了。”

   马士英闻言,率先出列道:“因延平王之前有不臣之举,往闽粤的使者未发,臣举荐杨鼎为使前往福州宣旨并震慑郑芝龙。”

   杨鼎是浙江巡抚杨骢的儿子,杨骢是他的妹夫。

   李毅吐出一个字:“可!”

   他知道马士英与郑氏一直有勾结,马士英上任吏部尚书第一件事总不能办砸了。

   吏部尚书大权在握,马士英不再只是礼部的摆设,当该加把力气了。

   徐明义出列道:“臣在南直隶时见松江、苏州各地乡绅豪族养奴无数,耕种土地、贩运货物均不缴纳赋税。”

   “不仅如此,常有豪绅把佃户当作牛马牲畜,或是淫人妻女,或是棍棒责罚,屡禁不绝。”

   “臣以为乡绅免赋特权不止,此风难平。”

   徐明义是户部尚书,李毅用他就是为了敛财。

   朝廷征战不休,将士赏赐、铳炮生产都需要银钱,要还让堵胤锡坐在这个位置上,李毅只怕还要靠借钱过日子。

   李毅寻思片刻道:“你拟个章程上来!”

   “遵命!”徐明义退下。

   首次朝仪简简单单,新进南京的徐明义还没来得及找个合适的府邸。

   孙镇也回到南京,他有随意进入摄政王府的特权,所以不会大张旗鼓拜见李毅。

   他把云南发生的一些事情详细禀告给李毅:“摄政王,大西军已然分裂,李定国和孙可望最后在昆明城不欢而散,刘文秀与孙可望的关系更加恶劣,只要朝廷现在不攻云南,大西贼短期内不可能再对外发动战事。”

   李毅欣喜,柳随风果然没让他失望:“大西贼不动,郑芝龙何足为惧?”

   孙镇又道:“云南几块富庶之地都被孙可望把持在手中,三府势力已在衰退,柳侍郎出使昆明,把他们的矛盾彻底引发出来了,但末将担心孙可望变本加厉打压三府,大西贼迟早还要落在他手里。”

   李毅大笑道:“无妨,李定国要是缺粮,我们就给他送粮,要是缺军饷,我们就给他送银子,刘文秀要是愿意率军出云南投靠朝廷,钱粮都不在话下。”

   孙镇又道:“大西军中最强者还是李定国。”

   李毅笑声慢慢停歇:“有柳随风在那里,李定国迟早会投入朝廷怀抱。”

   李毅说到这里,上下打量孙镇道:“你把家眷都搬到南京来吧!”

   这不再是商议。

   李毅知晓孙镇的媳妇芸儿这些年深居简出,生活简朴,从不给孙镇惹事,很是贤惠。

   “是!”孙镇爽快应道。

   “你先去接家人,回来时还有事等着你。”李毅看向挂在墙上的地图:“大西军既然老实了,朝廷也不必再对郑芝龙客气!”

   那张地图极大,不但包含了大明原来的疆域,南边还有琉球、南洋各地,北方一直到漠北蒙古、辽东森林。

   孙镇顺着李毅的目光看过去,他首次见到疆域如此辽阔的地图,现在的大明在上面是如此渺小。

   李毅走过去,伸手按住了一个地方,孙镇看清楚那在长江之南,应该是江西。

   江西总督万吉夹在郑芝龙和李毅之间当了三年土皇帝,郑芝龙上蹿下跳,没想到他要最先倒霉。

   在朝廷摆脱了满清的直接威胁,李毅登上摄政王之位后,李毅的眼界发生了变化,从前为了对抗满清他做了许多的妥协,而现在他要全力加强朝廷的权威。

   摄政王登位办得第一件大事是恢复科考。

   大明收复南京次年曾经办过一次科考,朱大典因那次科考舞弊案下台。

   之后因战事不断,朝中人员不停变动,内阁首辅马士英不作为,科考就停下来了。

   陈子龙借用东林党的人脉选拔官员,楚王府幕僚也凭旧情升迁。

   摄政王李毅亲自草拟文书,命各县秋季组织院试,年前组织乡试,明年开春组织会试。

   大明的官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率,李毅甚至提前半年宣布,此次科考由礼部右侍郎朱之瑜主持。

   朱之瑜是浙东余姚人,他与东林党的关系很不错,与黄宗羲结识多年,这也是给惊惶中的东林党士子一颗定心丸。

   士子们的话又多了起来,对大多数读过书的来说,一条进身之阶比什么都重要。

   内阁首辅马士英的府邸。

   在南京,马府是仅次于皇宫和摄政王府的宅院,不是豪华,而是精致。

   江南豪族喜欢奢华,但不是金砖铺地面的那种土豪做派,而是向往一种在烟雨中撑伞独行寂寞的快乐。

   这种精神享受需要无尽的物质和崇高的地位来支撑,没有钱的时候,便什么也没有了。

   雨后踏白堤只能偶尔为之,他们最喜欢的还是修建一座座只能为他们自己所有的园林、庭院。

   兴致好的时候,可以请三五好友共赏,那是一种超脱了下里巴人的快乐。

   杨鼎侍立在马士英面前,他在马士英面前没有座位。

   马士英翘着二郎腿道:“眼下你父亲已经是浙江巡抚,本来你没有为官的机会,我为你争取了这次出使,朝廷缺官甚多,摄政王不是陛下,我想用你也要找个由头。”

   杨鼎点点头:“外甥明白。”

   马士英沾了一口茶水,感慨道:“摄政王登位,是我们家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别人以为我马士英只是坐在内阁首辅位置上和稀泥,但摄政王很清楚我的功劳。”

   “若不是我把科考压制了三年,陛下的威望不会像现在这么暗淡,只开科考一途,便可以让摄政王多了无数支持。”

   杨鼎神色有些暗然,曾经他是隆武皇帝的伴读,但在家族和大义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如果是隆武皇帝执掌大权,他与马士英现下的情形就要颠倒过来。

   能从刺杀案中脱身,并挤走吏部尚书陈子龙是马士英平生最值得得意的事情。

   从弘光朝起,东林党史可法、陈子龙一一败在他手下。

  喜欢穿越明末:我成了满清死敌请大家收藏:(www.xs4.cc)穿越明末:我成了满清死敌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