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何时,梓州府的女子多了一个倾慕的对象。
就连知州的女儿也被这幅画迷得茶饭不思,每日对神人春游图痴笑不已。
最终知州下令,神人春游图乃害人之画,梓州府任何一家画坊,不得再售卖此画。
据说知州更是怒了,将梓州府所有的神人春游图收缴烧了,这场闹剧这才作罢。
梓州府的女子、小姐们则是一片哀嚎,怒骂知州嫉妒画中神人的俊美。
自从知州下了这个命令之后,花河的勾栏就好像是将知州拉黑了一般。
某某娘子,听说知州要宴请宾客,请她出席表演才艺,某某娘子却讥讽道:“知州俊美,站在宾客面前,便可以让宾客赏心悦目,又何须我们女子呢?”
闻言知州也并未说什么,倒是梓州士子们,觉得知州做得对,毕竟自从神人春游图问世之后,有不少女子曾言,愿与神人长相守,不愿嫁与富贵郎。
神人春游图事件,去的很快,全凭梓州府的男子们,同心协力,一起查禁“淫秽禁画”。
始作俑者,李吟梅并不在满足于画卷,也不知她是如何说动家中,竟然出资六十贯,欲购买城南郊外的桃园。
城南的桃园已经易主,这李吟梅已托人打听过,据说购买此处桃园的是一个商贾家的启蒙先生,想来这个少年也只是一时兴起,只要是价钱合适,想来此人一定不会拒绝的。
李吟梅的想法很好,却不曾想,得到回答却是,百贯也不买,言辞之凿凿,着实让李吟梅有些生气了。
姬长卿这段时间,在桃园倒是躲得清闲,每日不是在桃园闲逛,就是看书,教教陈谨,偶尔陈盛泽散学,也会来看望自己。
如今生意上的事,已经无需姬长卿再操心了,陈汉平本就是商贾,生意上的事,他却比姬长卿还懂的多,如何与商贾们打交道,如何与梓州官员们虚与委蛇。
姬长卿也不懂其中的关键,只是当遇到麻烦时,陈汉平才会亲自前来,向姬长卿问计,而他也会给出解决办法。
索性的是,得宜于“代理商制度”,陈氏商行与多家商贾达成合作,而想要侵吞、兼并陈氏商行的人,不得不顾及梓州联合起来的多家商贾。
在这些商贾之中,不乏背后背靠权贵之人。
这也正是姬长卿之所以会推出“代理商制度”的原因之一,在封建社会,市场经济是要为小农经济服务的,大宋虽然不抑制商业,但大宋商人仍然要依仗大宋官僚才能生存。
近来姬长卿在阅读《汉书》,自从沉静下来,翻阅古籍皆有收获。
《汉书》之中不乏名臣能将,汉代一个强大且令人自豪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那怕是一个汉使,都敢在西域当着人家臣子的面,斩杀人家的国王。
可自唐后,整个汉民族就变了,它不在像以前一样开拓进取,反而变成保守胆小且安于现状。
两汉的尚武精神是最强烈的,那时的汉人还有‘有犯明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进取之心,隋唐两代也有李贺的,‘’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都是热血男儿,外向,奔放,积极向上的。
可自两宋开始华夏进入内敛,保守,含蓄。宋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朝的上层建筑设计,一切都是围绕‘抑武重文’来作文章的。
宋太宗因“斧光烛影”登位,虽不知他到底没有弑兄,但他知道自己继位最大的障碍便是忠心自己兄长的臣子,尤其是武将,他们若有异动,大宋将变成又一个‘隋’、后周。
在取得大权后,宋太宗提拔自己的亲信。其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宋太祖朝的大臣。此外,赵光义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便于控制。
这一点就很耐人寻味了。
不过,这也是应该的,基本上每一位新帝登基,除了安抚旧臣外,就是提拔自己亲信,保障自己的有效统治。
对此宋太宗自取得皇位大权后,与文臣达成共识,共同联手打压武将集团,再加之宋太宗并无他兄长的统兵之才,猜忌心重,对掌控兵权的武将不断削弱,到了后期,宋太宗甚至通过阵图和幕僚拟定的作战方式来进行北伐。
对此姬长卿只能说,一千年后的蒋大队长直呼:“你懂我!”
宋朝儒家思想彻底统治国家政权,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官僚社会,都在鼓吹儒家思想、圣人之道。可儒家思想难道就是正确的吗?
在此后宋朝历代统治者,都在不断强化儒家思想统治,并开始有意的选择‘愚民’、‘节欲’思想,归根到底还是这种思想,能使民众接受剥削,再加上,两宋的崇文抑武将华夏的尚武精神完全泯灭,百姓逐渐没有了反抗,变成了统治阶级最喜欢的顺民。
自安史之乱以后,华夏的封建文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汉唐之前,国家是守外虚虚内。积极进取,国家和武将以开疆拓土为己任,当做是名留青史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