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第203章 将军的演讲

  王宏宇大步流星。

   众官员看见他头戴乌纱帽,身穿着瓜州青锦织官袍,胸前金丝珐琅绣着一头壮硕的大熊,正是他第一次穿正五品武官官袍亮相。

   年轻英武、威风凛凛。

   事先通过魏忠贤已和天启事先商定,在早朝以召见外地官员的方式登场。

   这一下算是正式在朝廷亮相。

   要么一直低调不在朝廷现身,要么石破天惊一下子把政敌打得无地自容。

   这就是王宏宇对于朝堂的态度。

   不要在里面纠缠,跟这些专精于此道的文官比权术,可不是好选择。

   而是先低调发展,将实际局势做成了,再以碾压之势教训这些文官。

   赵南星看着精神抖擞、少年老成的王宏宇,心中不由自主地哀叹。

   袁应泰啊袁应泰,你不好好与他合作打建奴,非要惹他干嘛呢?

   王宏宇在礼部官员引领下,到了奉天门广场北侧,看到朱由校坐在龙椅上。

   一刹那四目相对,两人眼神都闪过一丝自信的笑意。

   “臣川兵援辽游击将军王宏宇,见过陛下!”王宏宇跪拜相见。

   “爱卿平身!”

   王宏宇站在武将队列之中,早朝进行第二阶段,上奏环节。

   上奏环节,在京官员的上奏多由官员自己奏读内容,外地官员或者不便奏读者,则是由通政司官员代为高声朗读。

   首先内阁首辅叶向高高声朗读,奏报了他的上奏。

   陈述之前辽东大战真相已经明朗,奏请应当对牺牲的张铨、陈策、童仲揆、戚金等将士、官员,重金抚恤准备国葬,对王宏宇等众多血战将士进行奖赏。

   左都御史赵南星、刑部右侍郎高攀龙之前的上奏,则由通政司官员代为介绍一下,没有费时间讲全篇废话。

   如果是半月前,定会有官员为后者说话,可现在是个人都觉得赵南星、高攀龙错的离谱,实在是名声扫地。

   朱由校示意王宏宇当场讲述情况。

   王宏宇面对天启和在朝官员,一身正气朗声道:

   “臣前往辽东,第一战沉阳城北击败建奴镶蓝旗,此战乃是张巡按主导,袁经略、贺总兵也全力支持。

   第二战,臣策划收复铁岭,让奸细误以为我孤军深入,拿下奸细伏击几乎歼灭镶蓝旗,南军急行军支援击退正白旗。此战,袁经略、张巡按与辽东各位将军在其他各处牵制建奴兵力,又是一场实打实的大胜。”

   王宏宇的这些介绍,是朝廷众臣第一次听到实情,许多人仅凭邸报、奏章等内容,对于打仗根本不清楚有几个阶段。

   “我大明文武一心,配合得当时,两次击败敌人,即使努尔哈赤非常善于山地野战,也不是我整个辽阳、沉阳全军的敌手。”

   说出这个众人爱听的结论,许多大臣都不住点头。

   演讲

   “但是,祸患也已出现,一些人认为可以轻而易举踏平敌人,从而产生了严重轻敌,忽视了敌人派遣奸细潜入。又大规模吸纳蒙古难民编练为军,以为用仁义可以赢得这些人的忠心。

   却忽视了建奴本就与科尔泌蒙古联姻,草原上有友人也有敌人,局势多变要靠实力说话的本质。结果更加轻敌,以为兵力处于绝对优势,妄想着简单发起进攻。”

   这话一下子说到许多人心里,因为很多不懂边事、长期受儒家熏陶者,就差不多是这样的心态,觉得仁义就是恩惠和拉拢。

   现在王宏宇的上奏,或者说是演讲,告诉天下袁应泰这一场大败,就在这里埋下祸根。

   不是哪一个操作,而是这样的想法和策略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朱由校也在思考,自己此前觉得解决建奴,只需要投入九边精锐、钱财管够,就能解决问题,但现在心中铭记,如果主帅不行,那大好局面也会被葬送掉。

   王宏宇见前面铺垫差不多了,后面关于沉阳、辽阳大体脉络众人这半个月也通过“坊间消息”了解得差不多了。

   那现在要说一下以自己第一视角的内容。

   “我部驻守沉阳南边的浑河,却突然得到经略命令,说是增援辽阳。可是南军众将都判断敌人会袭击沉阳,且袁、贺吸纳太多蒙古兵,不认真锄奸,局势非常不妙,所以派出斥候时刻关注着沉阳局势。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我部到了辽阳后就此事联络袁经略却完全被忽视,军情紧急我等只得上奏朝廷,或指出问题或直接弹劾,但就在此时斥候发现沉阳敌军的异动。在张铨巡按命令下,我部立刻北上驰援,”

   这是事实,只是张铨已经牺牲,没法出面作证。袁应泰“污蔑”南军不听号令北上,其实只是他没同意而已,张铨早就联络好知晓这些,算不上不听号令。

   啊?

   巡按知道啊......

   袁应泰的说法靠不住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