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第228章 洪承畴的抱负

  就在王宏宇继续旅途的时候,京城在邹元标取代赵南星之后,又有一系列人事任命。

   帝师孙承宗升为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继续负责天启的教学。

   这样也显示出朱由校并非要对所有文官动手,而是任用有才能、不抱团、有包容心的文官。

   徐光启升为詹事府詹事,是詹事府一把手,官职正三品,与孙承宗一同负责教学。

   两人教学侧重不同,前者多讲典籍、古今和北方地理风貌,后者多讲数学、农业和南方海外地理风貌。

   两人又都知兵,前者熟悉九边,对于车营、骑兵、蒙古比较在行。后者熟悉南军和枪炮,对枪炮结构、战术等细致介绍。

   两人还都是相对不结党、与武将能够融洽相处的人。

   如此相得益彰,朝廷风气顿时开始务实。

   除了两位帝师以外,还有其他官员的升职。

   洪承畴终于熬出了头。

   从刑部员外郎升职为浙江提学佥事。

   这个职位是负责一省的教育和各级学校,一般由品学出众、见识广阔的人担任。

   他是福建人,出任临省浙江的提学佥事,还很容易结交许多人脉,这对于擅于官场之道的洪承畴来说,当然是如鱼得水。

   他得到升职调令时,一点也不表现出兴奋和喜悦,只是整了整官服,抖落些灰尘,无比澹定地接受。

   这是我应得的。

   之前我的才能完全被埋没了。

   论政治抱负,自己要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等一下……

   洪承畴略微闭目思考,好像有一个人比自己还年轻,比自己升得还快,而且抱负似乎很大。

   王宏宇……我的朋友,作为武将竟然能搞出这样的成绩。既是朋友也是我的竞争者,让我们比一比,看看我们谁日后成就更高吧~

   洪承畴非常擅于结交官场关系,跟东林党、浙党都还可以,与王宏宇也有合作和交情。

   但这个世道终究是文官的,在他眼中王宏宇能对付传统腐儒。

   但是跟自己这个不拘泥于传统经学,务实且擅于变通的真正聪明人比,还是差了一些。

   这次朝堂的事,洪承畴自认为看出了端倪。

   进入诏狱可能是一场戏。

   一般人可不敢这么想,因为一听到诏狱就觉得会受到非人的折磨。

   可如果他进诏狱没受折磨呢?

   如果是王宏宇是借助天启的力量完成崛起呢?

   优秀武将作为帝党,这是东林和文人们最害怕的事情。

   洪承畴熟读兵法,觉得这种操作一般文人很难想到,自己却觉得有可能。

   既如此,那要赶紧超过他。

   从能力和人脉超越。

   靠皇帝绝不如靠广大文人。

   他觉得自己一定能真正领悟儒家之道,领悟文人可以触类旁通,通晓古今、天文、地理和军事,练成这样的本事,就不是王宏宇可比的了。

   洪承畴升职了,还有另一人也升职。

   贵州都匀的艾友芝,从主事升为襄阳府同知,算上地方上不小的官员了。

   艾友芝心中感叹,果然是在朝廷有人才管用。

   之前他任良乡县令时,京师没有多少云贵川的大官,根本没人提携他。

   任期到了被本地大户和背后的官员排挤,任期结束后都没有后续任命了。

   幸亏王宏宇给他关键支持,解决掉本地走私,带来邹元标即将返回的消息,才让他后续升到礼部做主事。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现在,恩师邹元标高升,好友王宏宇也一下子成了英雄,自己也升为地方大员。

   官场啊……古往今来就这个奥秘啊~

   艾友芝兴冲冲地踏上升职道路。

   对了,襄阳同知,跟王将军要去的郧阳比邻。

   更重要的是,襄阳府虽然富庶,但是其上一层包括郧阳巡抚。

   郧阳府……成化时期开设的府,现在也相对偏远,却专门有巡抚,还兼管富庶的襄阳府等要地。

   王将军会在郧阳做出什么成绩?

   还有郧阳巡抚听说也要换人了,会是哪一位呢?

   希望不是腐儒就行……

   ……

   王宏宇正在准备过黄河。

   此时过河要靠船,自己的图书馆、兵马和庞大的骡马群,要运送好一段时间。

   正好可以让一直骑马赶路的身体略做休息,稍微专注思考一会。

   之前邹元标、徐光启升职了。

   后续还会调整一些重要职位,让空谈的家伙靠边站,让一些有真才实学或者务实能干的官员顶上来。

   天启一定会成为跟历史不一样的帝王。

   但是,光寄托于一位帝王,肯定是不够的。

   就算天启做到了成化,给自己的支持达到汪直、王越的程度,也终究是一时。

   记得天启的儿子死于古今奇桉--天启大爆炸。

   王宏宇无奈一笑,这种爆炸按说应该就是火药爆炸,但威力太过惊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