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第二百零六章 朝堂之小,江湖之大

人在大唐,朝九晚五 竹杖翁 2080 2024-05-30 14:45

  还没等他们真正对埋伏好的火枪军进行干扰,中间混乱的草原骑兵们已经被射杀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那些幸运儿,终于有了逃命的机会。

   当战场上还能站立的战马越来越少,他们反而得到了腾挪和加速奔跑的空间。

   这些骑兵甚至连自己的族人都不管了,逃奔的方向竟然不是自家本阵,而是向战场之外逃去。

   他们之所以如此选择,自然是因为心中满是绝望,根本找不到丝毫得胜的希望。

   即使现在逃出战场,其实他们也未必能回到草原。

   沿途之上,只要遭遇到唐军甚至是民间弓箭社,都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落单的敌人。

   此战之中,不仅吉利和鹏多犯了错误,就连一向稳重的阿古难也犯了大错。

   他根本就不应该派兵再上山掩护自家族人撤回来。

   当他们发现遇袭的瞬间,就应该果断抛下无法撤回来的族人,带着更多的族人立即退回草原!

   没有人能有这么大的魄力。

   所以他们现在就要承受犯错的代价。

   最先发起冲锋的骑兵,几乎等于全军覆没,而腾出手来的韩东时,下令山坡上的军队死死缠住敌人。

   他既然想到了突厥人和吐谷浑人突袭的有轨道路段,除了自己的大军进行埋伏之外,怎么可能不提前告辞李靖呢?

   很快,战场边缘的位置,又有两道巨大尘烟卷了过来。

   李靖和侯君集的骑兵已经赶到。

   他们手中的骑兵,本来在数量上远逊于突厥人和吐谷浑联军,哪怕兵甲更加精良,训练更加严格,也无法弥补巨大的数量差距。

   可现在就不同了。

   吉利和鹏多南下之后连连遇挫,甚至就连他们“得胜”的那段时间,也是靠着巨大的兵力消耗。

   现在他们手中的兵力已经没那么大的优势了,特别是精兵,更是严重不足。

   吉利和鹏多的注意力都在韩东时身上,没有及时发现唐军骑兵的反突袭,等人家冲到近前,再反应都来不及了。

   他们狠下决心,把自己的亲军都派上了战场,此刻,都腾不出什么预备军队来阻挡两个方向如狼似虎的唐军骑兵。

   “天之我也!”

   吉利刚发出一声绝望的感叹,眼角已经看到鹏多带着少数亲信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他稍愣一下,也反应过来,赶紧掉转马头,看准唐军的空隙想要逃走。

   韩东时遥遥站在山坡之上,目之所及,所有的敌人都在败逃之中,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大胜已定!此战之后,我大唐二十年内,再无边患矣!”

   “大人您看,那边应该就是侯君集的骑兵吧?哼,亏他还好意思跟大人打赌,一路之上硬仗可都是咱们打的,他们到最后才来检验战果而已。”

   韩东时笑而不语,相对于平定边患之后,在整个大唐推行自己的政策,跟侯君集的赌约根本不值一提。

   而此战之后,任何人都能看得出自己一手训练出的燧发枪兵的巨大作用,整个唐军的军事改革都要依仗自己,他有足够的本钱跟朝廷讨价还价。

   ……

   最终,吉利还是没有逃脱成为唐军阶下之囚,被献俘于长安,给李世民跳舞的命运。

   只不过现在有吐谷浑的一干贵人与他作伴。

   这算是另外一个版本的“一战擒两王”,不亚于李世民亲自指挥的虎牢关之战。

   接到消息之后,整个朝廷都陷入巨大的喜庆气氛之中。

   李世民虽然很遗憾没能亲自指挥这场大战,可是他收获的也不少。

   大唐边境强敌已去,剩下的敌人都较好对付。

   更重要的是,这是他赶走朝中一干老臣,真正没有限制地施展拳脚,结果一场大胜,彻底封住了那些老臣的嘴,也让他在民间士林之中得到巨大的声望。

   李世民尽览战报之后,非常清楚此次大战,最大的功臣就是韩东时。

   他不但亲自指挥了最大也是最关键的两次战役,在后方时主持修建的有轨道路,更是他们此次大胜的基础。

   本来朝廷上下还暗暗议论,韩东时以一文臣之身立下这么大的军功,朝廷应该如何处置。

   他的功劳甚至比大唐军神李靖更高啊,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还是“秦王”身份时的李世民!

   有些人隐隐为朝廷的权力平衡担忧,还有些人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

   人心便是如此,他们自己无能立下同样的功劳,也见不得别人表现得更好。

   他们都在猜想着,韩东时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自污”以减少朝廷对他的猜忌。

   万万没想到,韩东时在大战之后,直接向朝廷上书,提出继续大力扩建工坊,将有轨道路铺遍整个大唐等各项策略。

   那语气,那内容,简直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唐的尚书令!

   本来还在看热闹的许多文臣坐不住了,暗中开始向上递奏章,表面上是庆贺此次大捷,实际上已经暗指韩东时不懂得收敛,锋芒过利,“非人臣之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最后一章没有了,前往书页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