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第六百六十九章 这是十二岁的人该有的表现?

  “若是我将来当上了陛下,那我觉得,大唐应该是这样一个国家。”

   “在军事上,要足够强大,而且永远保持着领先。”

   “在政治上,要足够的开明,都应该要往过更好的日子的角度去制定国策。”

   “在文化上,最好是百花齐放。”

   “在外交上,要保持积极的外交政策,而且,这外交,要扩展到全球化。”

   “……”

   只能说……

   李重所说的东西,太过于概括了。

   李纯那是一句都听不懂,不过,不难看出,李重起码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这时李纯也是道:“你说在军事上,要足够强大,而且要永远地保持着领先。”

   “那你的具体举措又是什么?”

   李重便道:“很简单!砸钱!”

   “只要钱到位,这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武器装备,可以砸钱升级。”

   “士兵,可以砸钱招募。”

   “只要武器装备领先于别人,那打起仗来,那也就领先于别人。”

   “只要士兵都知道朝廷待他不薄,那么,便能让士兵人人都用命。”

   “士兵要招募贫苦地区的百姓来充当,因为过惯了好日子的百姓,他们都知道,为了那点钱去用命,不值。”

   李纯:“你还知道过惯了好日子的百姓,不会因为一点钱财而用命。”

   “那你觉得,给多少钱,士兵才会用命?”

   李重:“阿耶你想说的是,这会不会变成一个无底洞吧。”

   “放心,这天下的穷人多得是。”

   “而且永远都会有穷人。”

   “只要略微地施以小惠,他们便会嗷嗷用命。”

   李纯:“所以……这就是你让周泽招兵的时候,都招穷困人家的原因?”

   李重:“原来阿耶你有派人去暗访啊。”

   李纯心说,自己这怎么叫暗访。

   他是光明正大地派人去看的好不好。

   李纯又道:“可若是像你这样,一心想着只要砸钱就好,那国库可以用在其他地方的钱财,也就少了,到时候,钱若是不够用怎么办?”

   李重便道:“所以……在财政上,要不断地进行开源。”

   “就好比文化部,目前的收入阿耶你也知道。”

   “如果没有文化部,大唐会如何?”

   “多了文化部,现在又如何?”

   李纯:“……”

   李重:“我遍读史书,古人最聪明不过通过盐铁税,来解决财政困境。”

   “粗暴如汉武帝的,就是直接抢富人的钱财去打仗。”

   “然而这些手段,都算不得高明。”

   “要说高明,还得是李家,还是得李家多年前的老祖宗所制定出来的这一套。”

   “亲自下海经商弥补国库。”

   “只是……”

   “这下海经商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你得不能有太多的贪恋,试想想,若是李家贪财,把自己该赚的不该赚的钱,都收入自己的口袋,那如今的李家,还有可能存在么?”

   “世人能如李家这般清醒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绝对少之又少。”

   “大唐要想往更高的方向去发展,那么这对商业的处理,如何才能合理地控制商业,从商品交易当中获得税收,就是必须要学会的。”

   “似乎过往的历朝历代,都更加偏向于重农抑商。”

   “不过也可以理解。”

   “毕竟这商人嘛,大多都狡猾无比,能偷税漏税的,肯定是绝不交税。”

   “唯一能解决这个办法的,只有不断地发展科技,而且制定合理的制度,又或者是……”

   “培养出一个李家,让李家支撑大唐财政税收的半壁江山。”

   “我相信,大唐之所以能有如今这般繁华的景象,而且还能承平差不多二百年,绝对是李家的家主跟太宗文皇帝当初高瞻远瞩。”

   “而且……”

   “控制商业还有一个好处。”

   李纯:“什么好处?”

   李重:“自然是控制天下财富的分配。阿耶你试想想,若是一个普通百姓,每天都能吃饱饭,那他会想着要起义造反么?”

   李纯:“自然是不会。”

   李重:“那为何历朝历代,总是到了中后期,就会出现有百姓吃不饱饭,要造反呢?”

   李纯:“无非是天灾,又或是人祸。”

   李重:“那现如今,大唐天灾多么?人祸少么?”

   李纯:“天灾不少,人祸也不少。”

   李重:“那阿耶你觉得,如今的大唐百姓有想要造反的么?”

   李纯:“额……”

   “暂时看不到。”

   “那是因为朝廷赈灾及时。”

   李重:“赈灾及时怕只是一方面吧,而且赈灾及时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在我看来,百姓之所以不觉得需要造反,那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假若是家乡混不下去了,到别的地方,一样能吃饱饭。”

   “而且……李家能让他们吃饱饭,这已经是深入民心。”

   “那李家为何能让他们吃饱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