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美利坚1881:西部传奇

第二百六十八章 故人与酒

  陈剑秋和勃朗宁,一起向着镇子的方向走去。

   罗斯威尔新镇,在陈剑秋和众多华工的努力下,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镇长的位置还是空缺,仍属林肯郡管辖。

   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镇子里该听谁的。

   陈剑秋倒是从来没有拒绝过华人以外的人来这里定居。

   他让人用铁皮分别在石头堡垒和镇口的地方做了一个大大的牌子,分别用汉语、英文、西班牙文写了几个大字:

   第一块牌子:欢迎来到罗斯威尔。

   第二块牌子:罗斯威尔,梦开始的地方。

   然而,这里实在是太偏远了,没有好的牧场,新开垦的农田,看起来也不怎么样,除了沙子,还是沙子。

   除了商人以外,大部分能留下来的,都是炼油厂的员工。

   但是,每一个入职罗斯威尔炼油厂的员工,都经过严格地面试。

   他们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认同感,并且能够接受和华工以及其他有色裔相处。

   当然,相应的待遇,也是非常不错的。

   陈剑秋和勃朗宁沿着小镇的道路向前走着,他们路过了一个小院子。

   这个院子看起来并不是很大,围墙也较为简陋,土坯墙上抹了一层白灰,不过里面的建筑,看起来还是相当精致的。

   这是原先“广场大讲堂”的升级版本——罗斯威尔成人夜校。

   炼油厂的基层员工,陈剑秋是不缺的。

   除了少部分通过面试的白人和墨西哥人以外,绝大部分,是华工。

   在张大年的指引下,来到这里的华工,是越来越多了,

   这些人的生活很充实。

   工厂里是三班倒,工人们平日里在炼油厂或者试验田里上班。

   平日里没有在班上的时候,一三五在罗斯威尔新成立的学校里接受三语教育;二四六在靶场练枪。

   周末团练,出门演习。

   课上完了还要考试,考试的成绩和薪水挂钩。

   原先“广场大讲堂”的讲师霍尔姆斯先生,已经荣膺为校长,陈剑秋亲自给颁发的聘书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院墙门口的牌子上,刻着该校荣誉校长陈剑秋的亲笔题词: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枪械设计师和发明家,勃朗宁也是学校的讲师之一。

   他歪着脑袋问陈剑秋:“陈,我一直想不太明白,为什么你一直要花时间给这些人授课?他们都是成年人了,有些人对我们讲的东西也不是很感兴趣。”

   陈剑秋笑了:

   “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他向勃朗宁比划着,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意思,“我希望他们能看得懂报纸、听得懂美国人说话。”

   其实,还有两个目的他没有对勃朗宁说。

   第一个,是有一门课是他亲自授课的,时间不定,没有教材,全靠口述,深入浅出,内容在他穿越前的一些小说网站上是登不出来的。

   下面的人懂不懂没关系,但思想要统一,目标要明确。

   第二个,在解决温饱问题后,他希望这些人的事情还是多一点,否则的话,容易吃饱了撑得没事干。

   两人走过了那个院子,来到了镇子中心的位置,走进了新开的酒馆。

   刚进酒馆,陈剑秋就看见了老板的那张老脸,此时正站在柜台前面,笑容可掬地看着他们。

   这个老板原先在丹佛的唐人街开饭馆,唐人街被毁灭之后,就跟了张大年,再后来,就来到了这里。

   酒馆里面的摆设,有种中西结合的味道,既有西部味道浓郁地吧台座椅,又能在柜台里面看见传统的酒缸子和酱菜缸子。

   两个人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了下来,桌子上放着一筒快子。

   “哟,陈先生和勃朗宁先生!贵客贵客!陈先生,这可是你第一次到这来,二位要点什么?”老板迎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块抹布。

   他俯下身子,把桌子上的灰尘擦干净。

   在罗斯威尔这种地方,桌子上是很容易积灰的,哪怕是一阵风刮过,桌子上都很容易泛黄。

   这个店没有伙计,除了后厨,其他所有的事情,几乎都要老板亲自来。

   “一杯威士忌,老板。”勃朗宁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他把帽子放在了桌子上,向老板比了一根手指头。

   老板连连点头,他转向了陈剑秋:“陈先生,您呢?”

   “你这除了威士忌和龙舌兰酒,难道还有其他的酒?”陈剑秋眼睛已经瞟到了柜台后面的酒缸,“我记得你在丹佛的饭庄子不是被砸了么?”

   “瞧您说的,咱们这开馆子的还能把家伙事儿丢了?”老板冲着陈剑秋一咧嘴,“陈酿没有,但解馋的新酒还是有的。”

   “不会又是二锅头吧?”陈剑秋摸了摸鼻子。

   “诶,您怎么知道?”老板有点吃惊,“这地方糯米什么的不太好搞,张大年去年留了点高粱给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