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第三章 张鲁难道是...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我欲归去 2010 2024-05-30 14:46

  杨成,字伯功,左冯翊长陵人,论起来也算是弘农杨氏分支。

   作为士孙端弟子,贾成的师兄,他在学术上成就并不高。但他看似少有豪言,却颇有胆略。

   当初刚到长平馆,其他同门很快在郡府找到用武之处,接手各曹公务。

   只有他和张波一起挂了门下宾客的闲职,与一些太学生一起在各个乡里,教导乡民子弟读书识字。

   等到贾成筹划天子偷离长安,南巡汉中之时,他便突然提出,汉中如今为米贼张鲁盘踞,若贸然前往,恐生不测。他愿前往南郑,说服张鲁恭迎圣驾。

   贾成左思右想,觉得空口无凭。又加上五斗米道与黄巾起义的太平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杨成孤身前往他实在不能放心,便拒绝了杨成的请求。

   等到天子刘协来到盩厔,取汉中变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杨成便再次上书天子,要求刘协下诏招安张鲁。

   经过多次讨论,刘协授杨成为议郎,持节前往汉中南郑招安张鲁。

   杨成去了两个月毫无音讯,大家还以为他被张鲁杀了,正积极正军备战,准备强攻汉中。

   哪知道今日居然回来了。

   贾成得知师兄回来,心中高兴,赶忙前往后堂被刘协改名为明堂的议事厅。

   来到明堂,就见杨成正向刘协和一众大臣诉说在汉中的见闻,以及张鲁的决定。

   “......张鲁生性跳脱无常,常有奇言奇想,不知所谓。臣与之交谈多次,亦不知其深浅。汉中人言,其人手段鬼神莫测,与之对敌,无论多寡,举手便使五雷轰顶之法,声如巨雷,敌人俱成齑粉。是以米贼、百姓俱尊其为师君而不名,不敢稍有违逆。”

   “此人行为怪异,不讲尊卑之礼,无论上下,兴之所至便称对方为‘同志’。亦不愿深居内室,常让人携米粮浆食巡视乡里。凡见有困苦之家,便随手赠粮,叫来里社祭酒训斥一番,令其出人出物相助。张鲁称这些困苦之家为‘五保户’,汉中各地治头祭酒治下,‘五保户’最少者为优,可传上等仙法。”

   “汉中一地,治下各县不设县令、县丞,只有‘治头祭酒’,‘乡祭酒’,‘社祭酒’等道职。初入道之人称‘鬼卒’,听说张鲁嫌‘鬼卒’难听,要求无论大小道职,皆可互称‘同志’。”

   “此人年不过二十余,却不好华服,常以短衣草履示人,稼穑之事更是颇为精通,汉中耕种数十年老农也常向其请教。对了,臣在汉中乡间所见格局、粪舍,乃至粪肥堆放安置,皆与我长平馆和盩厔乡间相仿佛,殊为奇哉。”

   士孙端面露沉思:“左丘明《国语》: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那张公祺世为道家,为何以儒门之词为同门之称?奇哉怪也。”

   来敏在一旁早就忍不住了:“这张鲁虽非世家大族,但也是道门正宗,累世受封道官之家。竟不分尊卑体统,不顾上下礼仪,真正有辱斯文!听闻其母还以色侍人,卑贱之至。陛下,如此苟且之人绝不能招抚为官。不若令辅国将军贾成大军征讨,诛杀此人,复汉中郡大汉体制!”

   来敏和益州牧刘焉是表兄弟,刘璋先前在贾成麾下,还挂着盩厔县令的头衔,来敏自然向着刘璋。

   张鲁名义上还是刘焉属下,却形同自立,不许盩厔人进斜谷关,他早就不满了。又听说刘璋入蜀之时,颇受张鲁刁难,他心中更加恼怒。

   杨成诉说的关于张鲁和汉中的一切,与儒家全不相同,以来敏的脾气,这种异端自然要重重处置,最好悉数灭之。

   贾成在一边听完后,心中却如掀起狂涛巨浪。“同志”,“五保户”,“粪肥”,甚至那声如巨雷的五雷轰顶之法,都是那么熟悉。

   难道......

   “君美,你发什么愣?陛下在叫你呢。”

   贾成被人叫了几声,回过神来,却是叔父贾诩正低声提醒自己。

   他茫然看去,就见明堂里各位朝臣都怪异的看着自己。

   再看刘协,只见小皇帝也有些奇怪的对自己道:“君美,杨卿说张鲁不愿朕前往汉中,来卿以为朝廷应派大军征讨之。不知卿意下如何?”

   “啊!?张鲁不愿意朝廷进驻汉中?”

   “无礼!”来敏不悦的哼了一声,“天子在上,贾司隶却神游物外,置天子之问于惘闻,失仪之处该当何罪?!”

   啊tui!老子招你惹你了?开口就是失仪,闭口就是治罪,蛇精病啊!

   倒是刘协说了一句:“那张鲁颇有骇世惊人之举,朕听了也茫然许久,不怪贾卿惊诧失神。”

   示意来敏退下之后,刘协问道:“据杨卿言,汉中户二十余万,口不下百万。青壮皆为鬼卒,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贾卿可有把握一战而定?”

   什么?刘协竟然想用武力讨伐张鲁,占据汉中?

   贾成又是一惊,自己手下两营人马不过六千多兵,光听听杨成说的,张鲁那边兵力就不止十万。还别说张鲁占据险要关口斜谷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