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系统来大宋

第六百八十三章 包拯很生气

带着系统来大宋 浪子边城 2075 2024-05-30 14:46

  霸州,当城寨。

   宰相庞籍、枢密使包拯早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

   此时的包拯如历史中倒是一样,全程黑脸。

   苏石竟然被逼反了。

   包拯在忻州得知消息的时候,惊怒的是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但凡是能入朝做相公的人,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包拯同样在汴梁城留有眼线,当所有事情的经过传来之后,他先是气得大怒,然后就是不顾风度般咆哮大骂,在到最后,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早在半年之前,得知苏石被一群书生堵在府中的时候,包拯就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妙。为此,他三上奏书与官家,最后一封奏书更是直说北境需要苏石,不如就把他派到这里来,由自己看着他,为此,他可以拿全家的性命担保。

   这件事情对于包拯而言,已然是很出格的事情。

   历史之中的包拯,之所以惩罚贪官,便是与皇族对上也依然敢于硬刚,完全就是因为他的原则,那就是只做分内之事。

   尤其是当了开封府尹之后,包拯所做的一切,都是本职,这就让想要攻讦他的人都无从下手。

   至于职责之外的事情,包拯采取的是从不参与的态度。

   如此知进退,懂分寸的臣子,自然是每一个皇帝都喜欢的,这才让包拯的生涯中,少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这与其它的清官与能吏往往都得到不好的结局是完全不同。

   可这一次,为了苏石的事情,包拯第一次管起了闲事。

   这其中,除了包拯与苏石是忘年交,私下关系很好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包拯知晓苏石在军事上的厉害。

   苏石有办法弄来很多的粮食,这应该就是他有钱的原因所在。

   有了粮食,大家就可以吃饱饭,大家就愿意跟着他一起干。且更重要的是,苏石买来的这些粮食,从不用朝廷拿钱,且更不会苛待下面的将士。

   就像是苏石已经离开北境一年多了,但这里还有很多百姓念着他的好的原因所在。

   苏石打仗不用朝廷之银,说是他傻也好,说是觉悟高也罢,可结果都是好的。

   苏石手段很多,指挥打仗时更像是在画着一件艺术品,作为他的敌人,往往会生出一种防不胜防之感。如此,三族都在他的手中吃了亏,都不愿意与他为敌。

   正是苏石的才能,让原本带着必胜之心的三族最终都不得不铩羽而归。

   苏石,颇是有一股子汉朝大将霍去病封狼居胥附体之意。

   他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有能力,但做事也是如此的高调。

   这样的一个人,存于赵宋之中,即是福也是祸。

   用好了,他就是一把利剑,可以把一切的威胁斩于萌芽之中。

   用不好,利剑同样可以伤了自己,这也是让人担心的事情。

   苏石年轻,疾恶如仇、性格耿直、脾气一上来,他只认道理不认人。这算是一种好的品质,但这样的人做事也最容易得罪人,不知何时就要受人记恨。

   包拯算是把苏石给研究透了。而若是他在汴梁城,就在苏石的身边,还可以给予一些个提醒,让一些事情不至于向最坏的方向发展。但他不在。

   一切就变了味道,事情的发展轨迹也就有了不可控的局面出现。

   汴梁城中,苏石先是受了委屈,对付李唐原本是大功一件,可因为有人从中阻挠,重要的人证不在,使得读书人被蒙蔽,反过来苏石就有了麻烦,这样的事情落在包拯身上,他可以忍,但苏石能干吗?

   官家明知道冤屈了苏石,但为了大事化小,竟然要牺牲苏石,让他低头认错,让他入狱三月,这不是苦苦相逼又是什么?

   更有甚者,连辽国都知晓卢思俏是苏石的女人,不敢将她如何。

   赵宋朝廷上那般大老爷们,也不知道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逼着苏石去监斩自己的女人,这就等于把原本旺盛的火堆上又添了一把干柴,不出事才不正常。

   现在好了,把苏石给逼反了,然后大家束手无策,想着把这个烂包袱丢到自己身上了。

   大家现在想起自己与苏石的私交不错了,那早干嘛去了?

   为什么在针对苏石的时候,就没有一个人来问自己呢?

   想到这些,包拯怎么能没有气,目光几次看向庞籍的时候,眼中全是责问,甚至还有隐隐的愤怒。

   庞籍知道包拯心情不好,也知道这样的差事不是什么好活,可眼下有些事情还真需要他出面才可以做到,也就只能低着头,一副搭眉顺眼的样子说着,“包相公息怒呀,此事本官也是受害者。”

   庞籍所说的受害者,是指他其实就是被众大臣推出来之人而已,事情发展的过程中,他并未参与什么。现在却要和包拯一起面对苏石,他也憋屈。

   “哼!”

   面对着庞籍的解释,包拯冷面以对。

   早知道这样的话,你庞籍当初为何不劝慰荆王殿下出于相救于苏石。

   当初旁观来着的,现在说自己委屈了,活该!

   庞籍依旧陪着笑,然后把官家之意给大概说了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