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第353章 吕旷吕翔助张合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2142 2024-05-30 14:46

  高顺看着文丑军奔至二十步之内,方大吼一声:“杀!”

   撼山营数百人皆同声暴喝:“杀!”宛如炸雷。

   文丑吃了一惊,此军似乎不是牵招之兵啊!

   撼山营不动时如山屹立,动则石破天惊。向前冲刺时仍能保持住阵型,第一排数十支长矛一齐刺出,文丑参差不齐的前排士兵顿时倒下一片。

   撼山营士卒一齐拔矛,再次蓄力齐刺,又刺倒一片。

   踏步上前,如墙而进。

   文丑军急奔百十步,有些气喘,正遭遇撼山营以逸待劳地暴烈攻击,损失惨重。

   文丑急指挥后队上前。

   他的一举一动早被高顺看在眼里。

   高顺将戟指向文丑,喝道:“杀贼首!”

   撼山营齐呼:“杀!”向文丑猛攻。

   虽是步卒,但一步杀一行,十步已透阵,将文丑军杀得支离破碎。

   撼山军后阵及征虏军成钳形攻势,将文丑夹在其中。

   文丑这才惊觉敌人兵力远超自己预计。

   阳阿高顺!?

   心中又惊又疑。

   魏公率精兵七万,对阵万余守兵,怎会放高顺西上?

   文丑念叨袁绍之时,袁绍也在埋怨文丑。

   高顺、陈禄离开的当夜,孙观于城中鼓噪,鼓声大震,做出城袭扰袁绍之状。

   袁绍军严阵以待。

   孙观一夜三击鼓,皆未出战。

   天明,孙观命人于城头广竖旗帜,擂鼓摇旗,吸引城外袁兵注意力。自己亲率两千兵打开城门,突然向袁绍军杀去。

   袁绍军正在埋锅造饭,吃了一惊,待反应过来,列阵反击时,孙观已杀伤近百人,焚烧数十顶营帐,从容退回城中。

   袁绍大怒,命吕旷、吕翔攻城。

   孙观率方才出城的将士重新自步道登上城头,奋勇搏杀,鏖战移时,将吕旷、吕翔杀退。

   袁绍长吁短叹,一筹莫展。

   暂停攻城,重新思索张合、田丰派奇兵绕击阳阿的建议。

   瞻前顾后,犹豫不能决。

   同时心中对文丑郭图逄纪大为不满:既能击破东垣,进入河东,之后再无险地,田豫不过数千丁壮,三人为何不入鸡林道,来夹击阳阿?

   “杀!”撼山营又一轮齐刺,将文丑身前所谓精兵一举刺倒。

   文丑直面寒光闪闪的矛阵,心中胆寒,急向后走。

   牵招、陈禄已经将文丑后军大半扎在口袋之中。欲从只有数十步的口子逃逸,挨挨挤挤,速度不可避免收到影响。文丑转身逃走的速度,远低于撼山营冲刺的速度。

   “杀!”高顺的长戟已刺到文丑背后。

   文丑无奈,只得返身作战。混乱中,身边只有百余人护卫。

   高顺喝道:“杀!”十几支长矛刺向文丑。

   文丑暴喝道:“鼠辈敢尔!”挥矛横扫,将六七支长矛或格开,或扫折。

   “嚓”地一声响,铁矛被一杆长戟锁住,一股极强的螺旋劲力传来,想要将铁矛缴飞。

   文丑定睛看去,只见使戟敌将三十多岁,身材高瘦,脸色黝黑,相貌威严,望之如铁石。

   文丑脸上泛起潮红,两臂用力,大吼一声,将铁矛从长戟中抽出,喝道:“汝是何人?”

   高顺道:“并州高顺!特来取汝性命!”

   长戟斜劈,直奔文丑颈项。

   文丑架住高顺长戟,却架不住撼山营又是十余支长矛刺来。

   撼山营士兵乃是高顺自军中精选而来,个个都是雄武之辈。

   嗤地一声,文丑腿上中了一矛,身子略一趔趄,挥矛挡住其余攻击,却未能挡住高顺的长戟。

   胸口一痛,宛如刀绞。

   点头一看,高顺长戟端端正正刺入自己心窝,非只戟尖,连月牙小支都割开胸膛,鲜血如泉般顺着戟刃流出,沿着戟身滴落。

   文丑口中鲜血溢出,叫了声:“功业未成,我心不甘……”就此毙命。

   侯谐上前斩了文丑首级,向文丑余兵大呼道:“文丑已死,汝等不降何待?”

   文丑余众皆溃。降者数百人。

   这时逄纪率两万多兵已行将与牵招、陈禄军交战,闻文丑战死,又见其余众千余人,慌不择路地向自己行进方向奔来,若不采取断然措施,势必冲乱自己阵脚。

   逄纪拔出长剑,叫道:“前锋已没,我军不利,当速走为上。”率军径自向西,出了鸡林道,向南狂奔。

   校尉马绍率两千兵阻击逄纪,反为逄纪一举冲破。

   逄纪更不回头,继续夺路南奔。

   马绍整顿士兵,得千余人,见了后续赶到的田豫,满脸羞惭,向他谢罪。

   田豫大怒,道:“逄纪已然胆破,慌不择路,汝为何不避其锋芒,击其侧翼?”当场夺马绍之军,命张既代之。

   张既将铁官徒编入军中,急追逄纪。

   孙观与袁绍对峙数日,终究被田丰、张合等看出虚实,向袁绍力陈阳阿空虚,须加强攻势。

   袁绍迟疑道:“或是高顺所行疑兵之计,麻痹我军,以便使计。”

   张合急道:“末将已观察数日,与我军作战者只孙观兵,并无他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