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第247章 虽有英才不能用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2118 2024-05-30 14:46

  公元193年八月,周瑜发部曲仆役千人,作乱于城中,攻击东门,孙策潜行至城下,内外并力,遂破舒县,生擒陆康。

   袁术大喜,欲遵守承诺,以孙策为庐江太守。

   有嫉妒孙策军功者,谗于袁术道:“孙策仗其父威名,豪杰相助,若年未二十,即为太守,今后平豫章、吴郡、会稽,又安酬功?

   不如仍将其羁糜于身侧,遇有战事,则令其领军,事后则收其兵权。

   譬如养虎,饱则扬去,饥则啖人,处于二者之间方可,此养虎之道也,亦天子用大将之道也。”

   袁术深以为然,孙策正如其父,号江东猛虎,不加以制约,必会反噬,若用其为庐江太守,其可征粮税,募甲兵,则是饱之,以后袁术还能给予其何职?

   若孙策自袁术处得不到所求,或会转向别处。

   若镇南将军刘表或左将军刘备表任其为扬州牧,命攻袁术,为之奈何?

   若夺取其军,收在身边,待其又太薄,恐其会饿而食人。

   袁术沉思片刻,就坡下驴道:“君计是也!

   孤非不酬伯符之功,乃欲加以磨练,使其远至而已。”

   因升孙策为中郎将,领兵三千,驻在合肥。

   既增其兵,从一千旧部增加两千兵马,又将其多余募兵及庐江降卒收去,不使其有根据之地,可谓妙计。

   袁术用故吏琅琊人刘勋为庐江太守。

   刘勋向袁术提出舒县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请将郡治南移到皖城。

   袁术同意。

   合肥处于寿春与皖城之间,若孙策作乱,袁术与刘勋可夹击之。

   破庐江,周瑜有功,又是世家子弟,但年纪太轻,尚难委以重任,袁术欲以周瑜为从事中郎,留在身边耳提面命,以后再加以重用。

   周瑜心中对袁术很不认同,认为其终无所成,便托以年幼,请求回乡读书,待加冠再为袁术效力。

   袁术同意,顾左右道:“孤有张勋、桥蕤、纪灵、雷薄、陈兰为大将,有刘勋、陈纪、吴景、孙贲、朱治为郡将,后起者武有伯符,文有公瑾,精兵数万,铁骑千余,江淮间谁能相抗?”

   左右咸呼袁公威武。

   袁术捻须大笑,意得志满。

   刘繇请动许劭,来见袁术,说道:“刘景升贪得无厌,来谋豫章,若任其肆虐,必得陇望蜀,窥视庐江、九江。

   朱皓朱文明,当今太尉朱儁之子,朝廷所任豫章太守,刘使君欲助其收复豫章。

   袁公若有意,刘使君愿奉袁公为主,三方并力,共讨刘磐。”

   袁术大喜,对许劭道:“刘使君何其谦也!

   何言为主,携手同心可也!

   刘景升号称长者,其实心怀叵测,其奸计险行难逃我之二目,庐江太守刘子台,有兵过万,汇合朱文明,足以破刘磐。”

   袁术心中得意,当时诱刘繇南下,或有反对者,如今看来,自己所为非但无错,反以德服人,使刘繇俯首,真神来之笔也。

   在袁术盛情邀请或者说是强留下,许劭不得已先让左右回去复命,自己在寿春盘桓数日,点评臧否扬州人物。

   许劭,字子将,汝南郡平舆县人,生于公元140年,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先与郭泰郭林宗齐名,“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名动天下。

   后又与堂兄许靖许文休合作“月旦评”,风靡一时。

   许劭曾评曹操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曹操大喜。

   有讹传许劭说的是乱世奸雄者,许劭苦笑道:

   “孟德轻脱,性情暴烈,手中带剑,我若当面评其为奸雄,即便不遭杀害,也必尝其拳脚,何苦来哉?

   世人以讹传讹,恐有与孟德不谐者,故意为之。”

   许劭后与同县人李淑才不协,又与许靖不和,名声稍堕。

   司空杨彪征辟许劭,不应,以天下将乱,南赴广陵。

   曹操征徐州,许劭渡江至丹徒。

   刘繇南渡曲阿,许劭依之,被刘繇待为上宾。

   许劭见太傅马日磾。马日磾年过六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向许劭哭诉袁术无礼之状。

   许劭叹息道:“翁叔,我无拳无勇,亦难救公也。

   刘使君近在曲阿,若能笼络英雄,靖平江南,或可相救。

   请公暂且忍耐,以待将来。”

   马日磾仰面长叹,泪流满面,道:

   “李郭肆虐,二袁跋扈,汉室将亡欤?”

   许劭道:“公何出此言?

   朝廷虽陵迟,但刘左将军雄起青州,都督三州,忠心王室。

   刘使君亦收众江南,豪杰归附。

   若二君并力,天下不难定,何愁汉室不兴?”

   马日磾拭泪喟叹道:“但愿老夫能等到那时。”

   许劭遍见袁术文武,大片赞誉不要钱般从他口中吐出,袁术及其麾下皆喜悦,待许劭恭敬有加。

   许劭回到曲阿,向刘繇复命。

   刘繇正安排协助朱皓收服豫章的将领。

   刘繇手下大将樊能、张英、于糜等皆有要务,脱身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