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第129章 渡济水深入敌后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2175 2024-05-30 14:46

  曹刘战场距离定陶只六七十里路,曹操步步阻击,刘备也不敢猛追,怕再中了埋伏,步步为营,呈战斗队形展开,因此行进速度极慢,且容易疲劳,到午时只走了二三十里,暂时扎营。

   按这个速度,天黑都不一定能到定陶。

   刘备有些犹豫,天黑之中,直面坚城,暴露于野外,不是个好的选择。

   高权急急奔入帐内,勉强压抑着眼中的兴奋,道:“主公,急报!陈留张邈作乱!”

   终于来了!

   刘备镇定地问道:“消息可属实?”

   高权十分肯定:“千真万确。

   陈留细作数日前亲眼看到张邈领兵向北而去。

   陈留之北并无曹军之敌,张邈必是作乱无疑!”

   陈留北面正是曹操的大本营东郡。

   前锋侦骑回报曹军拔营而去。

   刘备当机立断:“全速追击!”

   傍晚,刘备在济水之南追上曹军。

   曹军背水列阵。

   济水上搭着浮桥,定陶城门大开,有士兵源源不断出城列阵。

   曹操命人说刘备道:“吾背靠坚城,补给无限,君陈兵野外,无三日之粮,何能为也!

   相持之下,君必败矣!形势清晰,人皆可见。

   为免士兵白白损伤,君若愿还济北于兖、鲁国于豫,则吾可放君回州。

   君其三思!”

   刘备大笑:“阿瞒还要诈我吗?”

   命典韦统领摧锋、陷阵二军计两千五百多人即刻猛攻曹军,并命高张旗帜,大声呼喊:

   “张邈作乱,尔等后方已失,家眷尽陷,作战何为?”

   曹军犹疑,虽曹操军纪严明而不能定,战斗力急剧下滑。

   典韦杀入敌阵后,势如破竹。

   刘备又命徐盛、太史慈、臧霸等加入战团,赵云掠阵,以防万一。

   徐盛麾下牵招、吕虔等满怀被降罪免职的耻辱,个个奋勇争先,太史慈、臧霸因军士损失,矢志复仇,人人拼死陷阵,刘军将士喊杀声震天,定陶城中军民皆战栗。

   一番恶战,曹军大败。

   在城中接应和城外于禁拼死阻击下,曹军付出数千人的代价,主力得以经浮桥入城。

   于禁来不及破坏浮桥就被典韦生擒。

   刘军留太史慈一部弩兵看守浮桥,其余军队就在济水南岸扎营,于禁被绑送刘备帐中。

   刘备起身为于禁松绑,道:“文则,张邈作乱于后,吾大军迫之于前,曹公虽英雄,亦回天无力,君何不早谋出路?

   君之才,吾深知矣!

   入吾军中,先为校尉,立功之后,中郎将易如反掌。

   日后扫平诸侯、再兴汉室,不愁不为云台之将!”

   于禁默然良久,道:“吾受曹公大恩,誓不相负,公勿多言。”

   刘备知道时机还未到,也不愿强迫他,命卫士将他押下去软禁起来。

   众将皆向刘备祝贺。

   刘备道:“曹操奸狡,不可小觑,当紧紧追击,不可使他有喘息之机。

   各军打造攻城器具,明日做攻城姿态,将曹操羁绊于此。

   待其后方失陷消息传来,再调关羽等军前来,破城不难。”

   众将应诺。

   定陶城外一战,俘获曹军两千多人。

   刘备命先收缴兵器,看管在一处,待形势明朗后再进行收降。

   次日凌晨,刘备出营列阵,命徐盛渡过浮桥试探着攻城,城中并不出击,只是严密防守。

   赵云侦骑从别处绕过济水,回报定陶并无异动。

   定陶乃是古城,夏商时期即有陶丘,春秋时定陶“扼菏、济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乃是中原战略要地,号称“天下之中”。

   高祖刘邦封彭越于梁国,建都定陶。

   光武中兴后,定陶为济阴郡治所。

   如今济阴太守袁叙正在城中又惧又怒。

   袁叙与袁基、袁绍、袁术是同父亲兄弟,都是老三袁逢之子。

   只是袁绍过继给了老二袁成。

   袁叙热衷功名,性格阴柔,与袁绍、袁术关系都还过得去,不像四叔袁隗的两个儿子,袁胤依附袁术,袁遗依附袁绍,亲兄弟反目成仇。

   袁绍对袁叙观感不错,所以任命他为济阴太守,与山阳太守袁遗相邻,互为犄角,相互支撑。

   袁叙怒视史潜道:“曹孟德尚需借重吾兄,如此作为岂不令人齿冷?”

   史潜乃史涣族弟,少年跟随曹操讨黄巾至今,闻言笑道:

   “得罪之处尚请袁公海涵,然张贼作乱,曹公乃不得已。

   公乃袁氏子,性命当无忧,又何患耶?”

   袁叙欲拂袖而去,却被史潜麾下士卒拦住。

   袁叙看了看史潜笑眯眯的样子,心中暗恨,但也只得隐忍下来。

   曹阿瞒!等吾脱困,看吾如何与你为难!

   刘备将众军分成数拨,梯次攻城,不求必破,但要保持连续作战,对曹操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其不得喘息。

   守城军队极为强悍,士气狞恶,守具齐备,刘备军撞得头破血流。

   刘备不怒反喜,向众将道:“若将曹操羁縻于此,待后面张邈占其后方,破定陶易如反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