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第388章 扬州士难安易动(为好吃的橘子鸭盟主加更)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2275 2024-05-30 14:46

  冯鼎的担忧很快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举郡欢腾。

   刘备称帝,改元章武。

   刘备得到牵招转来的关于冯鼎与琅琊刘氏结亲的请示,立即批示曰可。

   刘备并不歧视宗室子弟。只要能力突出,一样可以得到重用。

   刘晔就是个典型例子。年纪轻轻,身居高位。

   刘馥是牵招入九江后,向刘备举荐的人才。刘备任其为大司马从事,十分看重。

   此外,刘备还与刘繇有过交集。公元192年四月,刘备击破张饶、李条于东莱后,曾亲自去牟平县拜访刘繇,想请其相助,可惜那时刘繇避乱于江淮,不在家中。后刘繇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成为群雄之一。两人就此错过。

   冯鼎与刘氏女虽然相互看中,眼神交错,心中订下盟约,但还是要走传统流程。

   冯鼎父母皆在青州,这一来一回,还不够折腾的。

   太史慈遂暂代男方长辈。

   刘勋作为女方长辈。

   牵招亲自做媒。

   乱世之中,又为军人,兵贵神速,这结婚流程自然是极快的。

   挑选了黄道吉日,冯鼎将新人迎回。

   遵循当地风俗,专门搭建了婚房,唤作“青庐”。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大摆宴席,广邀宾朋。

   冯鼎是穷光蛋,光靠刘备发的薪酬是绝对撑不起这个大场面的。刘家豪富,刘勋痛快出钱,将场面办得极为隆重。

   郑地少女翩翩起舞,燕赵歌者放声高歌。

   “钟鼓五乐,歌儿数曹。”

   亲朋宾客何止千人!

   牵招看了,心中不悦。牵招婚礼较为简单,对这些情况不甚清楚。刘勋自告奋勇张罗婚礼,牵招便同意了。没想到搞得如此铺张。

   刘备一向主张节俭。

   食不求精,饱腹而已。

   衣不求丽,保暖而已。

   刘备部下,田豫、牵招等皆清简约素,即使豪奢一些的如臧霸、陈登,也远不如刘勋如此夸张。

   婚礼之上,大喜之时,牵招也不便表露不满,免得坏了气氛。

   但酒席只参加了三巡,就托以军务,抽身离去。

   刘勋有所觉察,放低了声音,低调了一些。

   花了不少钱,但效果很好,整个庐江大姓都知道刘勋又搭上了刘备,其侄女嫁于刘备麾下大将,可见刘勋深得刘备信赖。

   刘勋不再是败军之将,反而有了体面,保全了名声。

   名声这东西,看似虚无缥缈,实则有迹可循。

   有了这一出,刘勋协助牵招处理庐江内政时,郡中大姓、尚未被替换的郡吏都对刘勋再次恭敬起来。刘勋办事效率提高不少,也因此使得牵招等觉得刘勋虽然毛病不少,但还算得上是个“能吏”。

   宴席结束,要将新婚夫妇送入青庐。

   这个时间本该是闹婚之高潮。

   《汉书》记载“嫁娶之夕,男女无别。”说明玩闹得很开。对于新娘,也毫无顾忌,在大庭广众之下问一些粗话,“于稠众中,问以丑言。”然后大家肆意欢笑。

   前汉曾因闹洞房发生过悲剧。汝南张妙,到朋友杜士家喝喜酒,酒醉不知轻重,闹洞房时用绳子将新郎杜士吊起来,棍棒交加,打了二十多下,新郎一命呜呼。杜士家告张妙杀人,官府断案为:“酒后相戏,原其本心,无贼害之意,宜减死。”虽然减死,也派去戍边。

   刘备对这一陋习深恶痛绝。

   应举等听说新娘子绝美,想着光明正大地闹一闹挺好的。见太史慈板着脸,只得说几句祝福的话,悻悻而去。

   冯鼎进入青庐,刘兰芝低眉敛目,端坐榻上。

   现在纱绢遮脸尚未成为习俗。如今世乱,人们来不及履行繁琐的“六礼”,遇到良辰吉日就匆忙完婚。这种“拜时婚”并不合“礼”,因而就用纱布蒙住新娘头脸以遮羞。

   冯、刘婚事程序上合“礼”,刘家选择不给新娘子遮脸。

   在冯鼎炯炯目光中注视下,刘兰芝脸蛋很快红了起来。

   她鼓起勇气,站起身来,上前迎接冯鼎,细声道:“君辛苦,请入座。”

   冯鼎胸中异常欢喜,大步上前,一把将刘兰芝拥入怀中,低头嗅着她身上的香气,宛如梦幻。

   一夜无话。

   三日后,冯鼎匆匆离开温柔乡,前去剿贼。

   贼乱问题,一直是扬州的痼疾。

   庐江郡北有巢湖、芍陂,南有大别山脉,盗贼极多。

   最大的一股首领名唤郑宝,最为骁果,“今在巢湖,拥众万余”,“才力过人,一方所惮”。许乾从皖县城逃出后,就是前往依附郑宝。

   南边有贼首梅成,盘踞天柱山中,龙舒亦为其所控制,常常下山掳掠,潜县、六安皆被其害。

   太史慈与鲁肃兵临豫章北境,冯鼎和应举负责对付郑宝、梅成等。

   丹阳太守蒋钦和丹阳都尉许昭,也不轻松。丹阳郡南部,不但有山贼,还有实力极强的宗贼。

   最着名的就是春谷县外江边山中的麻屯、保屯二贼。

   另一个时空,这个占据长江重要地理位置的二屯宗帅,耗费了东吴十年左右时间,才彻底平定。孙策、太史慈曾攻之(须在公元200年孙策死之前),太史慈“尝从策讨麻保贼”;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周瑜“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后某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孙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凌统与督张异”克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