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第399章 投荒千里鬓毛斑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2144 2024-05-30 14:46

  刘猛等在崎岖山路上风餐露宿,艰苦进军。

   从长江边到醴陵,直线都有五六百里,更何况是山路,路程远了何止一倍。莫说一个月,三个月都未必走完。

   但只要能够迂回成功,豫章想不崩溃,也不可得了。

   刘猛军最大的敌人其实并非刘表军或孙策军,而是自然环境,是士兵自己本身。枯燥的行军,疲惫的双腿,风雨,野兽,毒虫,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的神经,消磨着他们的意志。

   有人被动掉队,也有人主动逃走。前者没办法,后者须重视。各级宣教深入到每个队、每个什,跟每个士兵谈心,鼓舞其斗志,振奋其精神。

   大多数人在坚持。

   坚持到目的地,一切困苦都可以结束。

   刘猛专门组建了捕逃队,由中部军区宣教侍郎亲自担任队长,队员皆捷足善走者。捕获了十来名逃兵。

   刘猛命令在诸军面前,全部斩首,并将其姓名记录下来,原分配给其家人或交由佃户耕种的土地亦将全部收回。

   斩首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失去自己的土地。

   各级宣教及时灌输道:“一路行军,虽然困难,但伤亡远小于攻城作战。只要我军插到敌人背后,敌人将不战自溃。只是多跑几步路,只流汗,不流血,就能立下奇功!但愿日后全是这种好事!”

   战士一听大是有理。那就再咬咬牙坚持一下。

   行行重行行,各在天一涯。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跋涉千里路,崎岖愁心肝。

   不信明镜里,看取鬓毛斑。

   刘猛等悄无声息,中原大地风云激荡。

   关羽所派朱樟、张辽、庞德三军,渡河成功,但偷袭湛城失败。

   湛城虽小,守备却甚是严密,守将也极为谨慎、警惕。

   朱樟欲伪装百姓混入城中,被城门守兵识破,只得仓促发动强攻。守兵付出十余条性命,将城门关上,城头矢石交下,朱樟只得狼狈退回。

   张辽建议舍湛城而东,朱樟从之,

   三军直扑温县。

   沮授已侦知朱樟三军过河,脸色有些凝肃:“关羽居然派万军过河,欲挑起大战乎?朱樟乃刘备元从,张辽智勇双全,庞德虽籍籍无名,料来不是平庸之辈。汝等恐非其敌手,我当亲自迎之。”

   留马延、焦触等守顿丘,亲率何茂、王摩等东下,同时驰书张合,请他调兵夹击朱樟。

   朱樟突然到达温县城下,立即发起猛攻。

   庞德自告奋勇亲自攻城。

   朱樟准许。

   庞德激励先登军将士道:“世人皆以为我凉州士仅善于骑大马、使长槊,冲锋陷阵。岂不知我等攻城拔寨亦无所惧也!凉州勇士,步战亦当无前!诸君可有敢随我先登者?”

   军司马高平叫道:“我军号为先登,岂敢堕此威名?末将愿随将军先登!”

   另一军司马杨巡亦叫道:“末将虽非凉州人,亦愿随将军登城!”

   军司马麴预等也纷纷呼应。

   全军将士士气高涨,求战之心极胜。

   军师苏渡道:“全军上下,只盼一战,以正声名。将军不必耽搁,尽管下令攻城,我等无有不从!”

   宣教杜克没有开口,只是郑重抱拳,目光坚定,充满战意。

   庞德大笑道:“那便攻城!”

   温县残破,去年曾为李通袭取。袁绍得河内后,修缮城防,加固城墙,有所改观。但底子仍旧薄弱,最大的致命伤乃是城墙不高,只有一丈出头。像吕布、关羽这样身高九尺的伟丈夫,踮脚双手就能攀上城头。

   庞德军抬着数百架仓促赶制的云梯,密密麻麻地架在温县城墙上,在震天动地的鼓声中,直接发动最猛烈地攻击。

   不曾试探,亦不留手。

   第一次攻击就用尽全力,能够投入多大兵力,全部投入。

   庞德留杜克在后指挥调度,自己与参军苏渡、三部司马等亲自披甲登梯。

   朱樟将战鼓在城下一字排开,鼓点急促,鼓声激越。

   庞德弃槊用刀,首先踏上城头。

   守将上前迎战,只一个照面即被庞德斩杀。

   杜克见城头已被己军夺取,忙指挥其余军队猛扑城门。

   苏渡在城头已聚集数十勇士,顺着步道奔下城墙,向城门杀去。

   百余敌兵在城门洞内集结,组成方阵,迎击苏渡。

   苏渡高呼道:“先登士,随我杀贼!”

   当先陷阵。

   众士兵紧随其后,无不以一当十,奋不顾身。

   顷刻间,就将百余敌兵杀散,打开城门,迎杜克进城。

   庞德等沿着城墙夺取其余三门。

   杜克列队扑向县寺、粮仓等重要场所。

   不到半日,温县城就升起汉军大旗。朱樟对张辽赞叹道:“庞令明何其勇也!”

   张辽道:“凉州士彪悍,名不虚传!”

   朱樟三军俘虏守兵数百人,将之置入军中,反而是个拖累。朱樟欲尽杀之,三军宣教皆反对。朱樟正犹豫之时,卫士报告有自称常林的人前来拜访。

   常林,河内名士,与司马氏并为温县大族、河内郡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