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第429章 法须如铁似钢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2155 2024-05-30 14:46

  刘备动了真怒。同时又有点悲哀。

   今年是章武元年。自己崛起也不过三年多。那些被自己拔于微时之人就堕落到这样。

   而且是自己最关注的土地问题。

   侵吞屯田土地。

   这不应该是屯田制后期才发生的事么?屯田才刚实施三年,就有人敢悍然侵吞。这要再过几年还得了?

   查!

   一查到底!

   涉案二郡守相——北海相陈珪、琅琊相孙嵩,立即暂停工作,郡中事务由郡丞代理。

   刘备治下,屯田系统采取双重领导,朝廷由户部管辖,地方由郡守协调。屯田政绩单列,但纳入对郡守考核的一部分。由郡守协管也是不得已,屯田部太多,如果全靠中央,根本管不过来。

   刘备问王修、郗虑:“如此是否就去了阻挠,可以放开手脚了?”

   王修在刘备麾下历任泰山郡丞、东海相、陈留太守,上个月刚被提拔为侦部尚书。

   王修看了一眼郗虑。这个案件是郗虑一直在跟。王修不想摘桃子、抢了郗虑的功劳,就示意郗虑对答。

   郗虑一咬牙道:“回禀陛下,令相或涉此案,臣恐有掣肘之处。”

   令相指的是尚书令华歆。他与司徒第五巡,司空张昭合称“三相”。尚书令是行政机构,华歆虽然谦抑端正,但权势确实极大。

   刘备盯了郗虑一会。郗虑额头上全是汗水,后背也湿了一片。

   刘备道:“朕相信华令不会牵涉其中,尔等尽管去查,若华令真有干涉,再向朕报告。若没有,休要故意攀扯!去吧!”

   王修和郗虑忙叩头退下。

   出宫后,王修看着郗虑,道:“侍郎欲一鸣惊人耶?”

   郗虑正色道:“下官一心为公,不敢有邀名之念。”

   王修道:“那便最好不过。若二千石大员有过,侍郎足以名震天下。何必奢求过多!”

   郗虑将语气软了软道:“尚书所言极是。下官将秉公办事,不敢有丝毫逾矩违规之处。”

   王修点点头。王修号称“苍鹰”,郗虑人称“郗虎”,但王修很清楚,郗虑热衷名利,私心极重,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

   郗虑想做酷吏,邀名争权,势倾朝野。

   王修想做廉吏,执法如山,秉公而行。

   至于其他,王修并不想参与。

   两人回到侦部,带好卷宗,调集吏员,等到朝廷使者到来,即刻出发,分头扑向北海、琅琊。

   三个月后,炎汉朝第一桩大案浮出水面。

   大殿之上。刘备高居御座,面沉如水。

   他对结果有所预料,但还是雷霆震怒。

   这是牵涉上百官员,涉及数万亩良田的大案、窝案!

   刘备责问张昭:“张卿监督百官,纠察天下,对此毫无所觉么?

   朕多次提出,要加强侦查系统建设,各郡须有侦司,垂直向上汇报。

   各郡侦司为何仍旧不够健全?”

   张昭出列跪倒谢罪。

   刘备又责问尚书令华歆、户部尚书徐璆:“尚书台辖户部,户部负责各郡田赋,屯田被侵吞数万亩,卿等毫无察觉么?

   每日里向朕抱怨军队靡费钱粮,国库不足!硕鼠在尔等眼皮子底下将粮田都给侵吞了,国库能不空虚么?”

   华歆、徐璆也离椅、离席谢罪。

   目前大殿之上,刘备是有御座,面前有案几,座椅是可以放直双腿的那种,类似于后世太师椅,不再是座席。

   三公也赐了胡椅,类似于后世高马扎,无靠背。

   各部尚书仍旧是座席,分列两边。

   这次朝会除了三公在座,十四部尚书、侍郎以及中央五军军长均与会。

   刘备责问侦部尚书王修、侍郎郗

   虑:“监察之目的是在治病救人,而非治罪杀人。若此点不明,朕宁愿撤掉侦部!

   郗虑,尔想必对二郡问题早有觉察,为何不提前报告、提前介入?

   非得要等到不可收拾才动手?是否有纵容事态、坐观恶化之心?

   日后再有此事,朕定不轻饶!”

   王修、郗虑也都离席谢罪。

   郗虑汗水淋漓,只知叩头而已。

   刘备敲打完郗虑后,望着大殿上众臣,高声道:“朕反复强调,王公犯法,与庶民同罪。

   刘礼不过是一介平民,王季不过是一个商贾,为何有如此能量,能办下如此大案?

   其后台是谁?各级官吏又在忌惮什么?

   朕再次告诉尔等八个字,务必牢记心间,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不论牵涉到谁,没有例外!”

   命刑部尚书钟繇当庭宣布处置结果。

   钟繇离席,向刘备叩拜,起身,展开案卷,肃然宣读。

   一、刘礼刘子敬、刘惠刘德然,侵吞国家土地,处死。

   刘子敬乃是刘备叔父。刘德然是刘备同宗,其父刘元起曾资给帮助刘备。刘备开始投入公孙瓒麾下,在幽州募兵时,亲族一个未至。

   刘备击败青州黄巾,执政青州时,再招亲族,仍旧无人前来。族人觉得刘备北有袁绍、西有曹操、南下陶谦,不像能长久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