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第82章 甲兵耀日围东平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2071 2024-05-30 14:46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底,刘备麾下赵云军与曹操主力遭遇,恶战,折损惨重,但阵斩曹仁、牛金、牛盖等将,两败俱伤。

   关羽追曹操不及,回转寿张。刘备在寿张召开军议,赏功罚过:

   降赵云为军司马,送往临菑养伤。

   太史慈虽也主战,但他并非主将,错不在他,又杀敌立功,救援赵云,功大于过,任命为射声校尉,统领孙符旧部,重组弓兵部队。

   卫靓伤重,也送往临菑养伤,泰山兵由徐盛暂领。

   恭义校尉部曲军侯肖建力战有功,提拔为军司马,暂时统领恭义部,重组军队。

   申斥鲁肃,贬为徐盛参军。

   太史慈暂领折冲军,以这几天在寿张乡里俘获的黄巾兵精壮进行补充,重新补全编制。

   七月一日,辅义校尉吴福及假佐胡志说降司马俱。

   司马俱率所部万人来投。

   刘备亲至寿张城外迎接,司马俱早早滚鞍下马,单身向刘备快步走来。

   刘备也下马相迎。

   司马俱拜倒在地,道:“昔日得罪将军,望将军恕罪!”

   刘备大笑道:“昔日为敌,各逞勇力,谈何得罪?卿弃暗投明,吾欢喜还来不及,怎会怪罪于卿!”

   伸手将司马俱拉起,把臂言欢,将当日漯阴城下相对作为笑谈,表示是不打不相识。

   司马俱心中大定,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要说司马俱来投也是经历过一番心理挣扎。

   攻漯阴时意得志满,被刘备追击时心胆欲裂,肆虐兖州时雄心万丈,得知王喜被杀又恐惧万端、彷徨无计,吴福和胡志一来说降,有威有德,一番搓揉,司马俱立时崩溃,颓然同意投降。

   这一路走来浑浑噩噩,见到刘备如此亲密自如,才终于放下担心。

   刘备命司马俱扎营于寿张城外,拉着司马俱单骑巡视其营,效法光武故智。

   刘备如此做并非鲁莽,而是综合形势与司马俱心理做出的举动。

   见到刘备如此信任,司马俱心中热乎乎的,眼中含泪。

   黄巾兵更是举营欢呼万岁。

   刘备遂坐镇司马俱军中,亲自主持整编黄巾兵,召集各级将领,说明裁撤老弱、简选精壮之必要性,表示各级将领一无变动,仍旧由司马俱统领,但青州军军纪须当遵守。

   刘备与司马俱等人谈整编时亲切和蔼,谈到军纪时则一脸肃然、铁面无私,恩威并施,黄巾将领皆伏地道:“唯将军之命是从!”

   最终挑选出四部精壮,少数为青州兵,大多数都是兖州兵。

   刘备任命司马俱为秉义校尉,统领一部,其余三部军司马从降卒中简拔,分别为留孝、冯芦、蒋益。

   如今刘备在寿张已聚集起两万大军。

   扬武军,统帅关羽,麾下朱樟、陈禄、吴福三部;建义校尉左黑虎在东阿监视枣袛,故将应举部暂拨入扬武军,共四千五百人;

   折冲军,由射声校尉太史慈临时统率,严朗领原骁骑部;章进去瑕丘说巢集未回,肖建替代叛死的王虎,暂领之;怀义校尉管亥往袭苍亭津,之后的命令是与左黑虎合围东阿,故将卫靓部临时拨入折冲军。

   如今卫靓重伤,其部由徐盛暂领,折冲军也补齐四千五百人。

   还有刘备直接统帅的黄巾七部,校尉(军司马)分别为青雀(高甲)、周泰、蒋钦、司马俱、留孝、冯芦和蒋益,近八千人。

   这几日在寿张乡里招徕俘获到的黄巾军足有万人,精壮数千,补充进折冲军后仍有大量剩余,刘备又将其补充进武卫五营。

   耿奇之武卫营越来越向亲兵护卫方向转变,仍旧为五百多人,未扩充。

   典韦被提拔为摧锋中郎将,统领原摧锋、先登两营;刘猛被提拔为陷阵中郎将,统领原陷阵、敢死两营。

   两人各补充千人,即典韦军和刘猛军各两千两百人,合计四千五百人,兵甲斗具为诸军之冠,也由刘备直接统领。

   七月五日,刘备留陈禄守城,率大军东下,进逼东平陆。

   甲兵耀日,旌旗蔽天,连绵数里,气势雄壮。

   刘备这几天实力飞速膨胀,曹操也没闲着。

   曹操打败赵云的当日,担心渡汶水北上无盐会被刘备掩袭,遂急行军直奔东平陆。

   东平陆并未落入黄巾之手,一直控制在县令苏逊手里。

   苏逊乃扶风人,少好游侠,后以学行称,担任县令已三年,民风大化,乡里贤之。

   王喜入兖后,苏逊说服县里豪强守城,又派人对王喜道:“东平小城,破之不足以增将军之威,留之无损于将军之名。不如舍之。”

   王喜派兵攻之十日,不能下,遂置之不理,东平陆成为二十万黄巾中的一个孤岛。刘备南下寿张后,派人说苏逊。

   苏逊质问道:“刘公处青州,仆处兖州,不意刘公跨泰山、涉汶水而至鄙地也,何故?”

   使者回答:“黄巾肆虐,生民涂炭,而贵州牧守不能拒,故刘公提兵而剿之,上扶社稷,下安黎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