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室可兴

第426章 战起蓟北辽东

汉室可兴 长歌入汉关 2098 2024-05-30 14:46

  章武元年(公元195年)夏,陈到、陈禄击破轵关,与朱樟、张辽、庞德合兵,兵力达三万,顶住张合大军的攻势。

   臧霸、高顺、周泰三军又趁上党空虚,分两路挥军猛攻。

   张合担心后方有失,不得不向沮授求救。

   沮授见刘备以沸汤沃雪之势迅速扑灭甘宁、娄圭、张济之乱后率兵而来,袁军形势不利,遂与阎柔解濮阳之围,撤回黄河北岸。

   张合则退至济水以东,依济水与朱樟五军作战。朱樟等数次渡河,都被张合阻击,不能成功,只得攻取济水西岸的轵、河阳、波、温诸县。

   沮授守备严密,刘备大军无法渡过黄河。

   双方连战月余,刘备略占上风,但始终不能长驱直入,局势陷入对峙。

   河洛遂无战事。

   初秋,刘备命陈到撤回河东,臧霸、周泰撤回太原、西河,归建田豫的西部战区,以便其及时把握关中出现的战机。

   刘备留清平左军、清平右军驻河洛前线,划归关羽指挥,自率虎贲卫、飞骑军班师回京。

   八月,刘备回到中京。

   京,最开始为“高、大”之意,“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西周开始“京”逐渐引申成为王或天子居所的专用称呼。

   刘备定都彭城,便听从儒生建议,改名为“中京”,取其为四方之中的意思。

   尚书令华歆、司徒第五巡、司空张昭以及军政尚书贾诩等迎出城外十里,向刘备道贺。

   刘备平叛乱,定扬州,慑刘表,退袁绍,混一天下之态势越发明显。

   汉室必在刘备手中得以再兴,这点众人皆无怀疑。

   飞骑军驻在城外,刘备带着虎贲卫与众臣入城。

   铁骑铮铮,甲光曜日。

   军容严整,士气如虹。

   满城百姓皆呼万岁。

   刘备骑在马上,打量左右,或为名臣,或为猛士,脸容上皆是激越、肃穆、昂扬的神情,众百姓脸上则是敬仰、拥戴、欢喜之色。

   刘备不由心中感慨。

   自公元191年冬进入青州,如今接近四年时间,夙兴夜寐,南征北战,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创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基业。

   回首往事,恍如云烟,不计其数的将士倒在路上,未能看到今日局面。

   耿庸、周衢、徐盛、刘政、李通、谢荣、孙观……

   许多面孔都已经渐渐模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刘备回到宫中,见到甘皇后和糜贞。

   前者在刘备出征前又有了身孕,如今数月过去,已经显怀。

   刘备携了她手,小心领着在御花园内散步。

   糜贞喜孜孜地在旁边跟着,目不转睛地盯着刘备,笑靥如花,脸颊上偶尔又飘过一丝羞涩。

   刘备出征之前也跟她圆了房。

   糜贞知道刘备到宫中肯定第一个来见甘皇后,当即就至后者院里候着。

   甘皇后比糜贞大了四岁,做刘备的夫人已经三年多,能力和手腕逐渐锻炼出来,原本对糜贞前来“争宠”之举有些不乐,但见她天真烂漫,毫无心机,也只得收拾心情,放下猜忌。

   如今感受着刘备粗糙而温暖的手掌,甘皇后仅有的一丝不妥帖也烟消云散——所嫁之人既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又对自己宠爱有加,恩爱不移,真是幸福喜乐,有时候甚至怀疑是在梦中。

   希望这种日子一直保持下去。

   刘备陪着甘皇后散了一会步,侧目看到她快乐的模样,日间群臣提到的一个劝谏却是不便向她提起,免得坏了她心情。

   礼部尚书应劭劝刘备纳妃。

   理由是刘备如今只有一子,乃是由于嫔妃过少之故。故中郎将蔡邕

   之女蔡琰,性情贤淑,博学多才,如今春秋正盛,可纳为嫔妃。

   应劭是文士儒生的代表,见刘备征战数年,士民疲惫,担心内部生变,建议重文抑武,与民休息,认为不出五年,必然四方宾服,诸侯来归,可不战而屈人之兵矣。

   在应劭看来,蔡琰承其父衣钵,既才且贤,身出名门,清高望重,实乃母仪天下之最佳人选;甘氏出身小门小户,糜氏出身商贾之家,皆不如蔡琰;刘备若纳蔡琰,更能彰显其重视文士儒生之态度,可激励天下士人之心。

   刘备素仰蔡琰才名,不忍她落入匈奴,凄惨半生,遂在入青州后,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命张镇将蔡琰一家接到青州。

   蔡琰到后,刘备只见过她一面,说服她在青州学宫担任音乐教习。后面就再没见过。

   蔡琰担任教习不久,就有流言传出,说刘备对其有意,并议论蔡琰名门之后,不知肯否做妾。

   刘备发怒欲穷治传谣者,经简雍、郭嘉劝解方才作罢。

   此后繁忙的军务、政务,将刘备偶尔兴起的一丝心思挤压得烟消云散。

   忽忽数年过去,刘备粗定中原,大事略成,有了些闲情逸致,加上应劭正容提出谏议,不由心中微动,就想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